鲁迅与周作人决裂之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与周作人绝裂之谜 作者:林和生 一.晨昏相隔的“双子星座”   鲁迅和周作人,按其各自在文学上的贡献,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说“双子星座”,并不完全是形容。鲁迅又名“长庚”,周作人又名“启明”,两者都是天上的星名。   据鲁迅母亲回忆,鲁迅出生时,胎盘比人先下来,当地乡俗认为,这样的男孩将来会有出息,但命薄,易早夭。因而,鲁迅不到一岁,便被领到附近的长庆寺,拜庙里一位名叫龙祖的和尚为师,龙祖师傅为鲁迅取了一个法名,叫“长庚”,那是一颗在黄昏出现的星。3年多以后,周作人出生,也取了一个别名,叫“启明”,那也是一颗星名,但出现的时分与鲁迅相反,不在黄昏而在黎明。按鲁迅母亲的说法,这意味着两颗星后来会“永不相见”。   历史正是如此。1923年7月,本来情深意笃、共为“五四”斗士、发誓“永不分家”的鲁迅与周作人,突然之间兄弟失和,不仅生前全无一丝往来,而且两人死后,后代之间也恩断义绝。   就兄弟二人之间而言,失和后不久,即1923年10月1日至11月18日,鲁迅即大病一场,时间长达一个半月多久,据认为他后来1936年死于肺病即与此密切相关。鲁迅1936年去世时,周作人在兄弟失和13年之后第一次谈到鲁迅:“说起他这肺病来,本来在十年前,就已经隐伏着了……”。分手后数年间,鲁迅先后写出《牺牲谟》、《颓败线的颤动》、《兄弟》、《铸剑》等文字,“眷意与决绝,爱抚与复仇,养育与歼除,祝福与咒诅”,交织于心,其沉郁与愤世,有增无减。周作人方面,也于失和后相继写出《破脚骨》、《谈龙集序》、《中年》、《<蛙>的教训》、《老人的胡闹》等文字,用种种暗示手法论及鲁迅,据认为相当恶毒,以至《周作人传》作者钱理群认为:“这恶毒的咒骂出自温雅的周作人,几乎是难以置信的;足见他心中怨恨之深。”   就兄弟二人后代之间而言,据鲁迅儿子周海婴回忆,1948年他随解放大军一道回北京,遇见周作人夫人羽太信子,“对着我破口咒骂起来。后来似乎感到用汉语骂得不过瘾,又换了日本话,手又指又划,气势凶猛”。周作人1967年于文革中去世,其家人给周海婴寄去了讣闻,周海婴考虑再三,没有参加追悼会。两家之间终于没有任何往来。兄弟之情破裂之深,斑斑可见,由此形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段扑朔迷离的公案。 二.事件经过的几种说法   北京西直门内的八道湾胡同,在北京算不上有名,胡同里的11号却是一座漂亮的四合大院,院内树林扶疏,共有前、中、后三个小院,屋宇高敞,宽绰明亮。   1919年7月2日,周作人在鲁迅支持下,赴日本接他的日本夫人羽太信子和四个子女。他走后,鲁迅即四处物色房产,并最终买下了八道湾11号。8月10日,周作人一家六口到京。11月21日,鲁迅与周作人一家住进了八道湾11号。同年12月29日,赶在新年之前,鲁迅又从绍兴老家接来母亲、夫人朱安、以及三弟周建人一家,三兄弟团聚,共同伺奉老母亲,其乐融融,一晃就是三年半。   好景不长。1923年7月14日晚,鲁迅突然不再与周作人一家一道吃饭,并在日记中特别记下此事:“是夜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到7月19日,事情更为蹊跷,这天上午,后院的周作人来到前院鲁迅屋中,交给后者一封信,该信写道:   “鲁迅先生:   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难,――大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七月十八日,作人”   仅仅一个公事公办的“鲁迅先生”,就足以把两兄弟的距离拉开了。何况还有那件虽未说穿但看来极其严重的“过去的事”,那件事,接周作人的说法,本来要基督徒才承受得起,他自己只不过有幸“尚能担受得起”。那件事粉碎了他蔷薇色的人生梦,因此他必须“重新入新的生活”,但这就需要鲁迅从今后不要去后边院子。   正是这封历史上著名的信,后来导致鲁迅和周作人兄弟失和。关于这封信,鲁迅当天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上午启孟(周作人)自持信来,后邀欲问之,不至。”照鲁迅这条日记来看,他多半有些既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大概他不明白周作人说的是什么事,即便知道,也没料到会引起如此后果,所以“邀欲问之”。   然而,周作人反应是“不至”,既然“不至”,那就意味着事情没有挽回的余地,这其中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周作人不想谈那件“过去的事”;第二,“以后请不要到后边院子里来”这一条也没有商量的余地。   周作人这种前所未有的态度大概刺激了鲁迅。一周后的7月26日,鲁迅在日记中写道:“晴。上午往砖塔胡同看屋,下午收拾书籍。”此前一周的时间里,鲁迅或许是在等待,等待一周仍“不至”,他恐怕再也无法忍耐,便

文档评论(0)

q246tau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