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颌第三磨牙的萌出与相邻磨牙轴倾度的关系论文.doc
上颌第三磨牙的萌出与相邻磨牙轴倾度的关系论文
【摘要】 目的 确定上颌第三磨牙萌出与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轴倾度的关系。方法 研究样本分为两组,第一组的研究对象(n=30)具有完整的正常牙列,包括上颌第三磨牙。第二组的研究对象(n=30)存在上颌左右两侧第三磨牙阻生。在曲面断层片上分别测量上颌第一和第二磨牙与腭平面所成的角度。用U检验对两组测量角度的平均值进行比较,Spearman 相关系数估计年龄因素的影响,用Logistic回归分析第三磨牙的萌出与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轴倾度、性别和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 上颌第三磨牙萌出组与未萌出组相比,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更向近中倾斜,而且随年龄的增加倾斜度也变大。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第一磨牙的轴倾度是第三磨牙萌出的一个预测因子。结论 第三磨牙萌出与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较大的近中倾斜有关。 【关键词】 第三磨牙;阻生;轴倾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axillary molars and the eruption of the third molars. Methods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2 groups. The subjects in the first group (n = 30) had plete normal dentitions including third molars; those in the second group (n =30) had impacted right and left third molars. The sagittal inclinations to the palatal plan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maxillary molars easured on panoramic tomography. The U test ean angular values bet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lars ore mesially inclined in the first group, particularly in the younger subjects (16~25 years). This inclination increased olar is a predictor of the eruption of the third molar. Conclution More mesially inclined maxillary molars are likely to be associated olar eruption.
【Key olar;impaction;axis inclination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下颌骨与牙齿之间发生了不平衡退化.freelan相关系数估计年龄因素的影响,用多变量分析比较第三磨牙的萌出与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矢状倾斜度、性别和年龄之间的关系,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Logistic回归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2 结果
在第三磨牙正在萌出或者已经萌出的第一组里,第一和第二磨牙比第二组的更向近中倾斜,M1右侧均值为80.69°±5.06°,左侧为82.67°±5.74°,M2右侧均值为70.05°±7.20°,左侧为72.64°±7.75°,左右两侧差异无显著性(P 0.05)。表1 Logistic回归的变量定义用Spearman相关系数来分析M1和M2倾斜度与年龄的关系:M1为r=0.64,M2为r=0.76,P 0.0001。M1和M2倾斜度没有出现性别差异性(P 0.05)。
用多变量分析第三磨牙的萌出与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矢状倾斜度、性别和年龄之间的关系,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经过筛选,我们得出M1的倾斜度是M3萌出的一个预测因子,比数比OR=2.74,95%可信区间为1.35~5.40。虽然M1和M2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但是它们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论
过去认为上颌萌出间隙,即是决定第三磨牙能否顺利萌出的一个有效预测因子。有文章指出,第三磨牙萌出所需的可用间隙必须大于18mm,如果小于14mm,则上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预后就很差。新近研究表明,即使可用间隙等于甚至超过18mm,第三磨牙发生阻生的几率仍然达到20%;而间隙小于14mm时,第三磨牙能够萌出的情况达到40%,因此,近年来很多研究对将可用间隙作为第三磨牙萌出或阻生预测因子的临床显著性提出了质疑[7]。笔者发现在可用间隙小于25mm的情况下,第三磨牙能够萌出的几率为70%,与先前的研究形成明显的对比,造成这个差异可能有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