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石油合作的战略意义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俄石油合作的战略意义论文.doc

  中俄石油合作的战略意义论文 .freel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contradiction betent of energy is being aculeate increasingly. China has bee a -importer of oil since 1993, and imports shocooperationstrategic significance 一、中俄目前的石油状况 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现有各类沉积盆地超过500个,沉积岩面积达670万平方公里。最新油气资源评价显示,中国石油(petroleum)总地质资源量1000亿吨,可采资源量116亿吨。据国际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的统计,中国石油未开采储量为250亿桶,.freel2。根据《俄罗斯2020年前能源战略》的预测,俄罗斯的石油地质储量约为440亿吨,在主要开采国中占有主要地位。俄石油未开采储量为10370亿桶,占世界总量的14.29%,未勘探蕴藏量1150亿桶,占世界总量的12.25%。 预计到2010 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将超过3.5 亿吨,有可能接近4 亿吨。到2020 年,中国需要进口6 亿吨石油,是国内石油生产量的3 倍。国际能源机构 2004 年11月1 日发布的《2004 年世界能源展望》指出,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将从每天200 万桶增加到2030 年的每天1000 万桶,到2030 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将达到74%。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双方合作潜力非常巨大。 二、中俄石油合作的优势 (一)资源优势 俄罗斯是世界石油主要的储存、开发国,2008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原油产量比2007年下降了0.7%,但产量仍达4.88105亿吨(973.5万桶/日)。 而自1993 年开始我国一直是石油净进口国,石油消费2002年达到2.457亿吨,排名已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我国石油生产增长缓慢,供需矛盾突出。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石油消费弹性系数( Elastic Co-efficiency of Oil Consumption)一直超过1,即石油消费的增长比GDP的增长还要快,因而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影响较大。换句话说,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将逐年增加。 (二)政治优势 冷战结束后,美国抱着一超独大的帝国梦开始了世界政治单极化的旅程。为了应对美国的挑战,中俄走到了一起。 中俄两国石油合作政治基础良好。从1996年4月到2009年6月两国政府签署的主要官方文件有:1996 年4 月的《关于多极世界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联合宣言》、2001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4年10月的《中俄联合声明》、200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2009年6月的《中俄元首莫斯科会晤联合声明》。这间接地表明:全面深化能源和投资合作,是巩固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因素。 秉承中俄传统友好的历史,继续中俄政治联姻的未来。 (三)地理优势 据BP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等国外资料,俄罗斯探明石油储量达到95 亿-110 亿吨,为世界探明石油总储量的6%- 6.5%,其中的大部分油田都位于西西伯利亚。中俄有绵延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开展石油贸易的基础得天独厚。 (四)历史优势 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U.S.S.R.)曾派出大量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对新中国基础工业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曾在我国东北三省工作过的原苏联专家和学者们还与中方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这对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中俄石油合作的障碍 (一)中国威胁论(China Threat Theory) 在俄罗斯看来,中国是新兴国家(neerging countries)或者“挑战国家”。中国迅速发展后肯定要与美国、日本甚至俄罗斯争夺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一方面,中国与美国、日本争夺亚太地区的主导权会影响俄罗斯的安全;另一方面,中国力量的壮大使俄罗斯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有可能被迫接受中国的主张,一个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强大的中国应该得到遏制。 俄罗斯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长弗拉基米尔 米洛夫认为,俄罗斯与中国的石油合作是“黑房子里捕鹤”,“故友( 欧洲) 胜过新欢( 中国)”。 因此,俄罗斯最新型武器总是卖给印度而不是中国。 (二)中国人口扩张论 俄罗斯在远东地区一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