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雒逸飞论文
关羽形象演变的实质与关羽崇拜
雒逸飞
摘要:关羽作为一个普通的历史人物,最终演变成为一位受世人仰慕和崇拜的神灵,对历代社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关羽身上耀眼的忠信仁义光环使他备受崇拜,而且升华成为一种信仰;他性格上的亮点与缺陷使他具有耀眼的人格魅力与恒久的文化影响力,长久以来,形成独特而影响深远的“关羽文化”。关羽崇拜的形成与发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土壤,既符合历史上关羽的基本面貌,又体现了我们民资的传统风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关羽形象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已经成为凝聚海内华人的一条纽带,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崭新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关羽形象;“关羽文化”;关羽崇拜;形成;
一直以来,关羽研究以关羽史传、关羽形象、关羽崇拜和关羽传说四个方面的研究为主,从研究专著来看,又以关羽崇拜、关羽传说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而就关羽形象而言,除了单篇研究论文和陈昭昭《从戏剧小说看关公形象的嬗变》(台湾辅仁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1986)的学位论文外,刘海燕《从民间到经典——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生成演变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4)是系统研究关羽形象生成演变的第一部著作,作品完整,系统地考察了关羽形象演变的过程及规律,通过分析各种文学作品对关羽形象的塑造,展现其绚烂多彩的艺术魅力,从而关照中华民族造人造神的审美追求。
关羽形象,作为一个美学概念,简单的说,指艺术中那种由符号表意系统创造的能呈现“关羽”、或能使人从不同方面想象“关羽”的具有审美魅力的艺术形象。它诚然直接地是审美的,但更包含着广泛而深刻的文化意味。因此,仅仅对关羽形象进行历史纵深的梳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关羽形象进行历史文化的阐释。而对于关羽崇拜来说,关羽形象无疑是一个最广泛丰富的符号载体;对关羽形象来说,不谈关羽崇拜也是无法完全解读关羽形象背后的文化意蕴的。
一、传记文学中的关羽形象
研究历史上的关羽形象,当以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和司马光的《资质通鉴》为主要依据,综合史载言之,历史上的关羽是一个有着忠义品德、勇武才能和刚傲秉性的名将奇人,同时,他的人生历程和思想性格中也有一些难下断语的复杂因素。
从道德层次视之,他忠于刘备,不避艰险:“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之终日,随先生周旋,不避艰险。”(《关羽传》)在曹营中,张辽试探关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关羽传》)裴松之注引《山杨公载记》亦曰:“(马)超见备待之厚,与备言,常呼备字,关羽怒,请杀之”。(《马超传》注)这亦是忠于刘备的突出表现。
这种忠义思想,应属于经典文化的层面,主要是儒家的道德观念,符合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之忠”(《论语》)的思想,同时其中也饱含着刘、关、张三人的真挚感情。
从才能层次视之;他武艺超群,才能出众。陈寿写到:“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并有国士之风”,(《关张马黄赵传》)刘晔对曹操说:“关羽、张飞勇冠三军”。(《刘晔传》)凡此可见,关羽的确武艺超群,且其勇武超过了张飞。与此评论相呼应,还有具体描写:解白马之围时,“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之”。战樊城时,水淹于禁所督七军,并且俘获主帅于禁,“又斩将军庞德”,因此“威震华夏”(《关羽传》),水淹七军是用计取胜,由此可见关羽的才能结构中,是勇而有智,智勇双全。裴注引《蜀记》曰:“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这也是其智的构成因素之一,是其儒将特征的原始根据,为后代演绎关羽事迹者所承继。诸葛亮在其于马超,张飞对比之后,称其“绝伦逸群”(《关羽传》),更把他列于众将之首,无人可及。
从性格层次视之,他刚烈骄傲,坚毅果敢。陈寿评其曰:“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刚而自矜”(《关张马黄赵传》)。吕蒙曰:“斯人长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吕蒙传》)裴注引《江表传》)与次评论相呼应,还有具体描写:“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从政治的角度说,关羽若答应孙权的求婚,对巩固蜀、吴联盟大为有利,也不会有后来的荆州之失;从人性的角度看,关羽拒婚,是从维护自尊和子女利益的角度着眼,与众不同,充分显示出其刚傲的个性,因为他根本没瞧起孙权。裴注引《典略》记关羽因忿孙权淹迟,“乃骂曰:‘若子敢而,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权闻之,知其轻己”。此可证明关羽对孙权的轻视。糜竺、傅士仁“素皆嫌羽轻己”,则说明他的傲慢自矜秉性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皆一以贯之。
除此之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