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诊断学课件医
中医诊断学知识体系
相关文献问题
朝代 医家与著作 特点 战国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穿了诊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 《难经》 特别重视脉诊,提出了独取寸口诊脉法 西汉 淳于意(仓公)创诊籍 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 西晋 王叔和《脉经》 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象,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晋代 葛洪《肘后备急方》 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 南齐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隋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 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 王超《水镜图诀》 食指络脉诊法(小儿指纹诊法)的创始人,是由《灵枢·经脉》“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 宋 陈无择(陈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 南宋 崔紫虚《崔氏脉诀》 是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 施发《察病指南》 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 元 敖氏《点点金》《金镜录》 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金元之世 戴起宗《脉诀刊误集解》 对脉学颇有贡献 滑寿《诊家枢要》 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种 刘昉《幼幼新书》 论述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 明 张介宾(张景岳)
《景岳全书》 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 李时珍(李濒湖)
《濒湖脉学》 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 李中梓(李士材)
《诊家正眼》 把脉象分为28种 申斗垣《伤寒观舌心法》 清代 李延罡《脉诀汇辨》 周学霆《三指禅》 论脉诊的著作 徐灵胎《洄溪脉学》 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 张登《伤寒舌鉴》 载有120图 梁玉瑜《舌鉴辨正》 载有149图 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掌握要点 林之翰《四诊抉微》 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色脉并重、四诊互参 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 汪宏《望诊遵经》 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和汗、血、便、溺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辩证,并预测其顺逆安危,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 喻嘉言《寓意草》 是当时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
症状学
体系较乱,一定要结合中医内科一起学习,建立辩证思维模式(阴阳)。
①发热
考点 类型 临床表现 意义 恶寒发热 恶寒重
发热轻 感觉明显怕冷,轻微发热 风寒表证 发热轻
而恶风 自觉轻微发热,遇风觉冷、避之可缓 伤风表证 发热重
恶寒轻 自觉发热较重,轻微怕冷 风热表证 但热不寒 壮热 高热(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 里实热证—伤寒阳明经证和温病气分阶段 潮热 下午3-5时(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哺潮热 阳明潮热—阳明腑实证 午后和夜间有低热,骨蒸发热(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 午后或夜间潮热—阴虚火旺,瘀血积久,郁而化热 发热以夜间为甚者,称为身热夜甚 温病发热—热入营分,耗伤营阴 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午后热甚,兼见头身困重等症 湿温潮热—湿温病 低热 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疲乏、少气、自汗 气虚发热 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等 血虚发热 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 阴虚发热 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 气郁发热,亦称郁热 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发热,兼有烦渴、多尿、无汗等,至秋凉自愈者 气阴两虚发热 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
无定时 自觉时冷时热,一日多次发作而无时间规律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寒热往来
有定时 疟疾: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兼剧烈头痛、口渴、多汗等;
气郁化火及妇女热入血室:寒热往来,似疟非疟。
②汗出
有汗无汗 无汗 表证无汗:风寒表证 里证无汗:津血亏虚,阳气虚 有汗 表证有汗:风邪(风热)表证 里证有汗:里热证 里虚证:阳虚,阴虚内热 特殊汗出 自汗 醒时汗出,活动尤甚 气虚证和阳虚证 盗汗 睡则汗出,醒则汗止 阴虚证 其他 自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安徽皖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体结构与功能教案仅供参考.pptx VIP
- 物探报告范例.pdf VIP
- 三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模块一项目三任务三协助老年人进行口腔吸痰.pptx VIP
- 2025年安徽皖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安徽皖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完整版2025年开学思政第一课.ppt VIP
- 2025年安徽皖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写作载体与写作受体.ppt VIP
-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最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