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顶菊种子休眠与种子寿命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 18一 杂草科学 2010年第2期 李少青,倪汉文,方 宇,等.黄顶菊种子休眠与种子寿命研究[J].杂草科学,2OLO(2):18—21 黄顶菊种子休眠与种子寿命研究 李少青,倪汉文,方 宇,吕 远 (中国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北京 100193) 摘要:黄顶菊是一种新近传人我国的入侵植物。初步研究黄顶菊种子休眠和种子寿命特性发现,黄顶菊种 子不具有原生休眠,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其后熟阶段。室温储藏下4年后 ,黄顶菊种子仍保持很高的萌发率, 说明黄顶菊种子的寿命较长,但长时间的冷冻 (一18oC)和 自然条件下深埋 (10cm土层)会显著缩短黄顶菊种子 的寿命。 关键词:黄顶菊;种子 ;休眠;寿命 中图分类号:Q94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35X(2010)02—0018—04 黄顶菊 [Flavenabident~ (L.)Kuntze]为菊科 黄顶菊种子比较其种子发芽率。种子成熟度的定性 堆心菊族黄菊属的一年生杂草 ¨』。河北省衡水和 标准分别为:未成熟——刚开花,花冠仍为鲜黄色, 天津是我国最先发现的传人地 。据调查推断,黄 花朵和叶片水分充足饱满;成熟——开花时间已较 顶菊早在 1996年便已传人我国,只是2001年才在 长,花冠已经枯黄,花朵和叶片 自然干枯失水。 河北省和天津首次报道 J。 目前,对于黄顶菊种子 采集同一株黄顶菊植株的上、中、下三个部位的 萌发特性的研究较多,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温 自然脱落种子,比较其发芽率。 度、pH、盐胁迫、渗透胁迫、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对黄 种子发芽率测定采取培养jⅡL法。将黄顶菊种子 顶菊种子的萌发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空气湿度 置于培养皿 (直径9cm)中,下铺2层滤纸,每皿 100 对黄顶菊种子的葫发影响较小 。j。但迄今为止, 粒种子,随机选取,定期加水保持滤纸湿润。以根系 对于其种子休眠情况和种子寿命的研究尚为空 白。 伸出并且子叶完全展开为萌发标准。每 日调查种子 本文对黄顶菊种子的休眠和种子寿命进行了调查研 发芽率,直到一周内不再有种子发芽为止结束调查。 究,以期为黄顶菊的综合防除提供依据。 人工气候箱条件设定为:温度 28cI=,湿度 90%,每 1 材料与方法 日光照 12h,光照强度为 50~mol/(m ·s)。 1.2.1.2 储藏温度对黄顶菊种子休眠的影响 将 1.1 试验材料 采集的新鲜成熟黄顶菊种子分别放置于冷冻 (一18 供试黄顶菊种子根据试验的需要分批采于河北 oC)、低温(4oC)和室温 (12~28oC)条件下,每 日调 省,除了不 同成熟度的种子休眠特性试验采集有 查萌发情况和发芽率,测定采用培养皿法,具体方法 2008年的未成熟种子之外,其余分别为 2005—2008 同 “1.2.1.1”。 年间采集的成熟种子。 同时测定其种子内源激素水平。称取0.5g种 1.2 试验方法 子 ,加入2mL提取液 (80%甲醇 ,内含 1mmol/L二 1.2.1 黄顶菊种子休眠情况及其机理研究 叔丁基对 甲苯酚),在冰浴下研磨成匀浆,转人 1.2.1.1 不同成熟度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