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会的历史
中国工会的历史
中国工会的历史、现状及有关问题探讨
中国于2001年10月27日公布施行新修订的工会法,这对于推动工会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有着重要意义。除港、澳、台地区外,中国工会现有会员1.2亿多人,近百万个基层工 会组织,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统一领导。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2年中,中国工会在维护广 大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参与经济建设、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职责已更明确,工会组织 正在发展和扩大,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之中。值此重要时机,回顾和 分析工会运动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就工会立法等方面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探讨,是十 分必要的。本文写作目的即在于此。
一 旧中国时代工会运动的发展
(一)工会的产生和早期发展情况
旧中国经济十分落后,直到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后的19世纪中叶,才出现现代工 业,并伴随诞生了第一代无产阶级。现代工会出现以前,曾经有过旧式的工商团体,称 为行会,包括公所、会馆、公行等组织形式。行会制度对手工业和商业从业人员影响最 大。雇主和受雇人参加同一行会,有势力的雇主自然成为行会的掌权者。行会与现代工 会无共同之点。(注:参见史探径:《劳动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1-25 2页。)
工会是工人运动的产物。工人运动的概念,从广义说,包括工人阶级的政党运动、工 会运动以及相关的工人妇女运动、青年运动等。从狭义说,即指工会运动。中国的新式 工会是仿效发达国家的工会组织起来的。1851年成立的广州打包工人联合会,是最早的 具有工会性质的组织。这个组织曾经举行反对英、法等国侵略中国的罢工斗争。随即遭 到镇压,被清朝地方当局勒令解散。此后,中国工会运动沉寂了40多年。但是工人自发 掀起的反对外国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剥削的斗争,在鸦片战争以后,即一直不断 发生。主要的有香港工人的前后两次罢工(1844年、1858年),港澳工人大罢工(1858年) ,上海反掠卖华工斗争(1859年),自贡盐工斗争(1860年),东北朝阳矿工起义(1861年) ,上海小车工人抗捐斗争(1877年),开平煤矿罢工(1882年),汉阳铁厂罢工(1889年), 江南制造局工人罢工(1890年)等等。(注:参见常凯主编:《中国工运史辞典》,劳动 人事出版社1990年版,第79-86页,第249-266页;史探径:《劳动法》,经济科学出 版社1990年版,第252页。)
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工业逐步有所发展。甲午战争结束订立马关条约以后,以 日本商人为首的外国商人大量涌入中国创办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有了发展。产业 工人在甲午战争前夕约计为10万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60万人,1919年增至200余万 人,另有城市手工业工人和店员1000余万人。(注:参见史探径:《劳动法》,经济科 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26页;肖效钦、李良志:《中国革命史》(上册),红旗出版 社1983年版,第29页。)随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会组织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 影响较大的工会组织有广东机器研究公会(1909年)、中华全国铁道工会(1912年)、上海 缫丝女工同人会(1912年)、制造工人同盟会(1912年)、唐山公益社(1913年)、(沪宁、 沪杭)两路同人会(1913年)、中国沿海船员会(1916年)、中东铁路工会(1917年)等。(注 :参见常凯主编:《中国工运史辞典》,劳动人事出版社1990年版,第79-86页,第24 9-266页;史探径:《劳动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2页。)
清朝政府和民国初年的北洋政府对待工会运动采取了极端仇视和严加禁止的态度。我 们简略放眼观察一下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以为对比。英国于18世纪下半叶完成产业革命 ,当时工人为反抗过度剥削、争取起码的劳动和生活条件,曾开展了同盟罢工和组织互 助会、友谊会以及其他具有工会萌芽性质组织等活动。法、德、美等国相继于19世纪上 半叶完成产业革命。1818年苏格兰格兰斯哥织布工人成立的工会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会组 织,其他工业发达国家亦相继出现工会。各国对工会一般均是先予禁止,不得已开禁后 又予重重限制。后来,资本家对工人的不断斗争不得不作出一些让步;同时开明资本家 和资产阶级政府逐步认识到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方面的有益作用, 转而采取容许工会合法存在的态度。1871年英国颁布的工会法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保护工 会法律地位为宗旨的工会法。随之其他国家相继公布了工会法。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在 19世纪被帝国主义的洋枪大炮所攻破。清政府为达到船坚炮利的目的,曾创办一些军工 企业,但对进步社会理论采取了不屑一顾的抵制态度,它和民国初年的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