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群落的结构.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群落的结构

4、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上各生物种群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_______关系,猫头鹰和蛇之间既是 关系,又是 关系。 思考1:下列能构成群落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木植物 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 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互利共生 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 蚂蚁与蚜虫 蚂蚁喜欢取食蚜虫腹部末端所分泌的含有糖分的蜜露,所以蚂蚁常常保护蚜虫,甚至把吃蚜虫的瓢虫赶走,有时蚜虫缺乏食物时,蚂蚁还会把蚜虫搬到有食物的地方,因些我们经常称这种关系为“互利共生”。 生物B 生物A 生物数量 时间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 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互利共生 1、特点 2、数量关系图 3、能量关系图 A B 人体肠道 有益菌群 提供营养 阻止和抑制外来致病菌群的入侵,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  生活链接:人体肠道与有益菌群 思考: 1、为什么适量饮用添加了有益菌群的奶制品可以防止维生素缺乏症? 2、有益菌群与人体是什么关系? 互利共生 数量 0 数量 0 数量 0 捕食 竞争 共生 A B C 时间 数量 时间 数量 时间 数量 答案:1、寄生 2、互利共生 3、寄生 4、捕食 5、竞争 即时练 种间关系 关系类型 物种 关系一般特征 实例 A B 互利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 彼此有利 相互依存 地衣、根瘤 +- 一方有利 一方受害 彼此抑制 -- 种群A得利 种群B有害 +- 蛔虫和人 水稻和稗草 羊与草 狼与羊 种 内 关 系 种 间 关 系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互利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护犊行为、 争夺食物、空间、配偶的行为 白蚁与鞭毛虫、 菟丝子与豆科植物、 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 猪笼草、 育雏行为 大豆与根瘤菌 动物与大肠杆菌 病毒与宿主 茅蒿菜、 狸藻 生物之间的关系 种间互助 种间斗争 种间斗争、互助均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1、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 ) 共生????? B.竞争 C. 寄生??????? D. 捕食 2、采蜜的蜜蜂回巢后便围绕蜂房以跳舞的方式将发现的蜜源告诉同伙,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 )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 A A 迁移拓展 3、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 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 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C 竞争 竞争 捕食 5.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 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 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 D.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 B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形成原因: 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 2、类型 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 1、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即不同生物占据不同高度。 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光照强度 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画眉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动物分层现象的原因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体浅层、草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 群落的垂直结构—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A B C D A草被层;B灌木层;C下木层;D林冠层 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群落层次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