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LORMATCH 涂料配色软件
——简化双参数配色模型的线性规划方法
吴逸萍(杭州彩谱科技有限公司)
邵茂丰(中国计量学院)
配色最主要的因素是样品的反射光谱(透射光谱)和颜料比例之间的关系,多
年的研究证实两者之间不存在直接线性关系,但几种色料混合的样品的吸收和散
射和颜料的比例成线性关系。
其中K为样品的光学吸收系数,S为样品的光学反射系数,C为配样的比例配方。
因而只要找到光谱R和K、S之间的关系,就能通过K、S得到R和配比C的关系。现在
应用中最为广泛是Kubelka-Munk公式。本文从色料的光学没射理论出发,从另一
个侧面对KM公式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一种简化双参数配色模型的线性规划方法。
1 色料的光学漫射理论
当光线进人样品时,除非色料的折射率和介质的折射率相等,否则就会在色料微
粒的边界上有各个方向上的反射,作为第一步简化,现仅考虑光线垂直于样品界
面的情况。
如下图,设任一处垂直人射的光为i(原来的入射、光色料层微粒与周围介质
分界面的反射光和外表而层的内反射光)和垂直反射的光为j(色料层微粒与周围
介质分界面的反射光和底层反射出来的光),设X的值由下往上增大,在底层X=O,
当i经任意均匀色料薄层dx后,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反射(反射部分加人j),当
出射光j经dx后一部分也被吸收, 一部分也被反射(反射部分加i),设K为薄层的
吸收系数,S为薄层的反射系数,则i和j两种光经dx后的变化为:
这表明:厚色料的光谱反射率只由它的吸收系数和反射系数的比例决定,而与浓度无关。例
如当R= 0.4 时, 凡是K/S= (1-0.4 )2/(2x 0.4)=0.45 比例的色料,不管其浓度如何,都给出一样的
反射率R=0.4。
2 数据库的建立
我们在实施过程中, 采用色浆配色, 将各种颜料和树脂按一定比例混合, 制成
各种基础色浆,选其中一种为基准色浆和任一色浆混合,通过对基准色浆、任一
色浆和混合色浆的光谱测定,即可求各量之间的关系。相应的符号约定如下:
其中C C 为基准色浆和任一色浆混合的配比,可得如下方程:
0 1
得出任一基础色浆和基准色浆的散射率的相对值
3 给出最佳配方的线性规划方法
在400~700nm范围内,取△λ=10nm,考虑n=30个波长点,用m种基础色浆匹配
(m=l,2,… m), 在一定的照明条件下,当标样和配样的三刺激值相等时,就达到
了刺激值匹配,
式中E (λ)为照明光源的功率分布,x,y,z为人眼光谱三刺激值,可写上式为:
当标样与配样之间的光谱差异很小时,对光谱引人适用于各个波长的近似式
求微分得
最后得:
由于S /S。为标样相对于基准色浆的散射率的相对值,在计算最小△R的线性方程
1
中可视为常数,并取标样和配样的刺激值间差一极小值C ,当C 为最小值时就达
m+1 m+1
到了三刺激值匹配,再使其配方规一化,得如下目标函数:
为了检验计算配方是否满足实际的色差要求,将计算配方代人得到计算光i
光谱分布,在一定的照明条件下得出计算三刺激值,通过现行的色差公式计算标
样和计算配样问的色差,若色差在允许范围内则为可行配方,否则为伪配方。
4、结论
由于本方法在标样和配样的光谱分布相差不大的前提下采用了一阶近似条
件,满足该条件的情况均能得到预期结果,这就需要建立一定数量的基础色浆库
备用。
由于光线三刺激值是按一定规律的加权值分布,只要能保证在加权值较高
的光谱点处匹配,其色差大都在允许范围内。
总之,该方法是一种容易在实际中实现的较为效的方法,只要满足一阶近似
条件,得出的结果十分令人满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外科术后、全静脉、儿童补液要领.doc
- 九月份三基考核试卷教案.doc
- 第3章 玻璃幕墙热工参数.doc
- 外科护理学复习题要领.doc
- 第四讲 电液比例容积控制.ppt
- 第十一章 奥迪A6L A4L隐藏式行车记录仪.ppt
- 爱爱医资源-CGA评估量表课件.doc
- 普通心理学模拟试题介绍.doc
- 第4章 噪声和高频小信号放大器.ppt
- 工业中粉体颗粒的荷电机理与数值模拟方法.pdf
- 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超声造影、增强CT与增强MRI的表现差异及临床价值探究.docx
- 循环lncRNAs:食管鳞癌精准诊疗新曙光.docx
- 以孔子教育思想为鉴,探寻体育教学新路径.docx
-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多维度解析与实践路径.docx
- 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探究:基于系统评价与机制分析.docx
- 解析小胶质细胞与少突胶质细胞功能调控及罗格列酮对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机制与意义.docx
- 高速ETC移动充值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基于便捷出行的技术探索.docx
- 肾素过表达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的作用及联合用药干预机制探究.docx
- 湛江市成年人体成分剖析及其与血脂、血压关联探究.docx
- 重庆市流动人口包皮环切手术推广模式:探索与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