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12 章 物种的迁地保护
自然选择择优汰劣 能保持野生状态下物种的活力 将物种作为生物圈中的一个有生存
力的物种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 事实上 尽管人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但在全球变化的大背
景下 许多物种仍丧失了在野生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近3 000 种鸟类和兽类只有在迁地保护
下才能生存 就地保护 On site conservation 和迁地保护 Off site conservation 是物种保
护的两种形式 就地保护指在原来生境中对濒危动植物实施保护 迁地保护指将濒危动植物
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施保护 随着人口的增长 野生生物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 越来
越多的野生生物将需要人类的协助才能生存 西方曾有人预言 未来的野生生物将在人类的
集约管理下生存 且不论这一预言是否正确 但是 那种状态可能代表自然保护的一种极端
形式 而在自然环境中保存物种的进化潜力 则是自然保护的另一种极端形式 未来的自然
保护将居于这两种极端形式之间 即采取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相结合的形式 本章将探讨濒
危野生物种迁地保护的意义 实施原则 人工繁育个体的行为发育机制 迁地种群的种群管
理和放归自然 并介绍自然保护联盟在全球迁地保护方面的协调行动计划
12.1 迁地保护的意义和原则
迁地保护是为了增加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 而不是用人工种群取代野生种群 当迁地种
群数量增加时 通过不断地释放迁地种群的繁育后代补充野生种群 能增加野生种群的遗传
多样性 迁地保护中 采用调整遗传和种群结构 疾病防治和营养管理等方面措施 能减弱
那些随机因素对小种群的影响 并通过人工管理迁地种群使其有效种群达到最大
12.1.1 迁地保护的意义
在野生状态下的物种即将灭绝时 迁地保护无疑提供了最后一套保护方案 例如普氏野
马 Equus Przewalski 麋鹿 Elaphuras dividianus 阿拉伯大羚羊 Oryx leucoryx 黑足
鼬 Mastela nigropes 和加州秃鹫等物种的保护即是成功的例子 目前 许多物种只有在维
持野生种群的同时维持一个人工保护的迁地种群 才能保证物种不会灭绝
迁地保护种群具有如下作用 在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基础研究中作为野生个体的代用
材料 取得管理野生种群的经验 作补充野生种群的后备基因库 为那些野外生境不
复存在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为在新的生境中创建新的生物群落提供种源
迁地保护也遇到了非议 如有人怀疑人工繁育个体能否成功地在野外生存 繁衍 也有
人推测野放的人工繁育个体会扰乱野生种群的繁殖
人工繁育个体野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加州秃鹫 游隼 Falco peregrinus 和黑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章作者 蒋志刚
鼬的捕获 饲养 繁育 观察和野放过程均历时多年 耗费了数以百万计的美元 当动物寿
命长时 许多年后才能知晓野放结果
黑足鼬人工繁育和野放
黑足鼬 重 600 1400 克 是艾虎 M.evevsmanni 的近缘种 曾分布于从加
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到美国的得克萨斯州的广大地区 黑尾草原犬鼠 Cynomys in-
douicianus 是黑足鼬的主要食物 占其日捕食量的 90 以上 本世纪以来 黑足
鼬分布区被开垦为牧区 牧民在牧区灭鼠 降低了草原犬鼠的密度 本世纪初 鼠
疫传入北美 大批草原犬鼠染病死亡 Barnes 1982 本世纪 40 年代 黑足鼬的
大部分生境破碎成孤岛 由于地理隔离 黑足鼬种群自然灭绝后无法依靠邻近分布
区的黑足鼬的扩散来建立新的种群
1967 年 黑足鼬被美国列为受威胁物种 1973 年被列为濒危物种 1974 年
美国野生动物与渔业管理局建立了恢复黑足鼬种群的工作班子 1972 1974 年在马
里兰Patuxent 野生动物研究中心进行了最初的人工繁育黑足鼬试验 从野外捕获的
个体在研究中心产下了两窝幼仔 可是不久野生个体与幼仔都死了 但证明了黑足
鼬是能够人工饲养繁殖的 1978 年 美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呼吸衰竭ppt(共40张PPT).pptx VIP
- 7.1《风景谈》课件(共4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QXT3传感器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病理科医疗质量自查表.docx VIP
- 菲亚特博悦说明书.docx VIP
- 2014-6-30电力变电站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围墙、防火墙.pdf VIP
- 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VIP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教学大纲.docx VIP
- 2025青海公司所属华电(格尔木)能源有限公司面向华电系统内外招聘18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