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妇科医(带下病-女更).ppt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针灸治疗-妇科医(带下病-女更)

第六节 带下病 一、概述 定义:指女性阴道内白带明显增多,并见色、质、气味异常的一种病证。 西医:阴道炎、子宫颈或盆腔炎症、内分泌失调、宫颈及宫体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白带增多症 。 病因病机:(1)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下注任带 (2)肾阳不足,气化失常,水湿内停,下渗胞宫 (3)素体阴虚,感受湿热之邪,伤及任带,带脉失约,冲任失固 湿邪是导致本病的主因,任脉损伤、带脉失约是病机关键。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二、临床表现 以阴道缠绵不断流出如涕如脓、气味臭秽的浊液为主症 。 辨证分型 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粘稠,有臭气 口苦咽干,小便短赤 脾虚湿困: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 无臭气,神疲倦怠,纳少便溏 肾阴亏虚: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 或有臭气,腰膝酸软,颧赤唇红 肾阳不足:带下量多,淋漓不断,色白清冷, 稀薄如水,畏寒肢冷,小腹冷感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三、治疗方法 (一)基本治疗 治则:清热利湿 、健脾益肾 、养阴清热 。虚 补实泻,或平补平泻。 处方:带脉、关元、三阴交、白环俞  方义:带脉——理下焦、调经血、止带下 加减:湿热下注:中极、次髎;脾虚湿困:脾俞、足三里;肾阴亏虚、肾阳不足:肾俞、太溪、命门。 操作: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三、治疗方法 (二)其他疗法 1、刺络拔罐:十七椎 、腰眼、八髎 2、耳针:内生殖器、肾上腺、神门、 脾、肾、肝、三焦 3、电针:带脉、三阴交 4、穴位注射:三阴交 药物:黄连素注射液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临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先行妇科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行针灸治疗。 年龄在40岁以上的妇女,带下赤黄,应首先排除恶性肿瘤。 忌过度进食生冷寒凉食品,如蛤蜊、蛏子、河蚌、田螺等。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第八节 妊娠呕吐 一、概述 定义:妊娠早期(6~12周)以反复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甚至闻食即吐、食入即吐、不能进 食和饮水为特征 。 一般认为与妊娠早期胎盘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刺激及孕妇的精神过度紧张、兴奋、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有关。 中医认为主要病机是胃失和降,与肝、脾、冲、任之脉气升降失调有关。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二、临床表现 以妊娠早期反复出现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甚至闻食即吐、食入即吐、不能进食和饮水为主症。 分轻、中、重三度。 辨证分型: 脾胃虚弱:神倦嗜卧 肝胃不和:精神紧张或抑郁不舒,嗳气叹息 痰饮阻滞:呕吐痰涎或粘液,体盛身倦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三、治疗方法 (一)基本治疗 治则:健脾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