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运用中药帖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pptVIP

运用中药帖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用中药帖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病,慢性病,发病率高,居当前疾病死亡原因的第4位,据WHO预测,在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上医疗费用第5位的疾病。 2.西医治疗存在周期长,费用高,防治手段有限,病人依从性差等诸多不利因素,中医药治疗在迅速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急性加重期病程,减少急性加重发作次数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3.襄阳市中医院肺病科自成立以来,每年接诊COPD患者近千人次,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离子导入仪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西医治疗COPD,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细辛,性味辛、温归肺、肾、心经。主要功效为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细辛主要药用成分为挥发油,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细辛挥发油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抑制组织胺或PGE2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降低炎症组织及其渗出液中组织胺的含量,同时细辛挥发油能解除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离体气管痉挛。 延胡索:性昧辛、苦,温。归肝、脾、心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主要成分含有15种生物碱,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等具有解痉镇痛作用,能显着提高痛闽,以减轻诸药对皮肤所致的灼痛。廷胡索甲醇提取物(MECT)能抑制由lgE、lgG和效应T细胞等介质的变态反应,并对肿瘤坏死因子(TNF).仅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 * 襄阳市中医院肺病科 陈杰 主任医师 2013.05 立项背景 临床研究 结论 理论探讨 立项背景 临床研究 试验组 对照组 常规西医治疗+中药离子 导入穴位贴敷 常规西医治疗+茶碱缓释片 及羧甲司坦片 1、试验设计—分层区组随机、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平行、双因素水平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 。 2、治疗方法 试验组 对照组 常规治疗+中药离子导入 穴位贴敷(肺俞、肾俞、脾俞 ) 贴敷液 组成:白芥子、延胡索、细辛 常规治疗+羧甲司坦片 (60mg tid)茶碱缓释片(0.1 bid) 本试验纳入病例96例,两组各48例,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辩证为阳虚痰凝型 观测指标 诊断性检测:肺功能(FEV1、FEV1.0% 、PEF、MMEF)、胸部X线、血常规。 疗效评价指标:治疗前后的咳嗽、咯痰、喘息以及气短等症状评分,明胶酶B (MMP-9,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介素-8(IL-8,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1ISA法测定) 试验结果 表1.两组患者疾病疗效比较(单位:例) 91.67% 79.17% 0 0 4 10 9 11 19 14 16 13 48 48 治疗组 对照组 总有效率% 脱落 无效 有效 显效 临床控制 总例数 组别 经Ridit 分析,两组病例研究过程中均无脱落,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MMP-9、IL-8治疗前后比较(X±S) 28.01±7.65 43.31±11.79 18.26±5.39 42.65±12.54 IL-8 140.47±58.76 196.47±58.07 132.52±62.71 212.32±55.04 MMP-9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对照组(48例) 治疗组(48例) 介质 注:经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比较(X+S) FEV1 0.65 ±0.39 1.11±0.46 0.69±0.43 0.90±0.39 FEV1. 49.93±9.98 64.21±12.54 48.90±15.84 58.31±14.38 PEF 67.30±19.94 81.60±16.12 65.78±16.3 74.42±12.75 MMEF 0.82±0.31 1.21±0.39 0.83±0.28 1.11±0.21 项目 治疗组 对照组 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注: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FEVI治疗前后、治疗组及对照组FEVI%其治疗前后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从数值上可以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EVI,FEVI%指标均呈上升趋势,且治疗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要大些。治疗组和对照组呼气峰值流速(PEF)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1)。 表4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证候治疗前后比较(X±S) 咳嗽 2.13 士0.62 0.59 士0.5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