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的评析.docxVIP

关于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的评析.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的评析

关于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的评析  论文关键词:京师同文馆;英(外)语教学;科学课程;改革  论文摘 要:京师同文馆1866年增设天文算学馆,开设科学课程,用英(外)语教学科学,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提升了英(外)语教学层次,增强了洋务学西学运动的实用性和学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迈出了我国英(外)语教学改革的第一步。    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进驻北京,闭关自守的清政府被拖上国际交往的舞台,创办学校培养对外交涉翻译人才刻不容缓。怵于《中英天津条约》“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字书写……遇有文字难辩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等强行规定,鉴于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痛苦教训,主持对外交涉事务的奕訢等人以与西人交涉必先识其语言文字为由,奏请从广东、上海“专习英、佛、米三国文字语言之人”中“挑选诚实可靠者……携带各国书籍来京。并于八旗中挑选天资聪慧”者“俾资学习”。1862年,总理衙门正式创办近代中国第一所外语学堂——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首先开设英文馆,肇始中国官办英(外)语教学。  1866年,总理衙门大臣奕訢等人有感于洋务形势的迅速发展,以天文、算学是西人“制器之根本”为由,奏请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聘请西人教习,扩大招生范围,用英(外)语讲求天文、算学等西学,迈出了中国英(外)语教学改革的第一步。    二    改革的目的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引入科学的英(外)语教学改革,旨在满足洋务“求强”运动对“制器”、“造船”等军政人才的迫切需求。  京师同文馆1862年创办时,其“初意仅仅在于培训中外外交所需要的翻译人才”,并无教学科学的计划。三年后,如果接受培训的对外交涉翻译人才于西人的“文字言语悉能通晓”,京师同文馆“即行停止”。  从“求和”到“求强”社会需求的急剧发展是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引入科学课程英(外)语教学改革的直接动因。几乎在创办英文馆的同时,总理衙门委托总税务司李泰国(H.N.Lay)帮助购买兵船,梦想建立自己的海军。总理衙门在白白浪费了100多万两银子而一无所获后,决定自己创建海军。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早期洋务派便在通商口岸城市从事制造枪炮、建造兵船等洋务活动。1863年,李鸿章分别在苏州和上海设立洋炮局,1865年又在南京设立金陵制造局;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局;1866年,左宗棠建立福州船政局,优先创办“求是堂艺局”,以“深明制造之法,并通船主之学,堪任驾驶”为办学宗旨。早期洋务派试图通过制造枪炮、建造兵船,学习西人“推算格致之理,制器尚象之法”,增强自己的武装力量,以此作为“求和”的后盾。制器、造船等军事“求强”活动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  社会需求的变化发展使早期洋务派对西学的认识发生变化。早期洋务派曾有“西语即西学的看法”,但洋务实践以及他们与西人打交道的经验使他们明白,西方国家除了语言文字之外,还有别的东西可以学习。西学不仅指西语,更指西方制造“坚船利炮”的科学技术。与西人交涉必先识其语言文字,与列强抗衡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要“自强”,就必须学习西人制器、造船等根本技术,要“尽其制造驾驶之技耳”。如果只学西人的语言,不学西人的技术,中国的驾船、制造等“自强”所急需的技术就得不到提高,即便是模仿,也不会仿造好。鉴于西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军无一不从天文、算学”等西学中来,学西学“若不从根本上用着实功夫,即习学皮毛,仍无俾于实用”,以奕訢为代表的洋务派于1866年奏请在京师同文馆学习西语的基础上增设天文算学馆,学习西人推算、格致、制器、尚象等制器、造船之长技,探求中国富强之道。  改革的基础 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讲求天文、算学等西学,奉调优秀生源,扩大招生范围,为英(外)语教学改革“俾于实用”建立基础。  早期的京师同文馆“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者,谁也不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因为这种的学生,向来功课成绩不好”。入学后,他们不但以敷衍塞责的态度学习英(外)语,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汉语学习上,而且经常旷课,上英(外)语课的学生不到50%,认真听英(外)语课的学生更不足20%~30%;包尔腾(J.S.Burdon)等传教士教习以“混混日子,捞上一笔可观的俸银”的态度对待教学,敷衍了事;月课、季考、岁试等考试制度形同虚设,“请人代作,或通融抄录,草率了卷”的情况时常发生。结果,京师同文馆创办三年,学生“语言未必娴熟”,翻译“究属一知半解,于西洋文字未必全局贯通”。  鉴于京师同文馆早期学生不但英(外)语“未必娴熟”,而且“汉文文义尚难贯串”,如果再让他们“讲求天文、算学等事,转恐博而不专”。因此,总理衙门奏请扩大招生范围,将“满汉举人及恩、拔、岁、副、优贡,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