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为电池安个家
我为电池安个家主持人:“说财富故事,品人生百味”,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潮东,欢迎收看今天的《财富故事会》!今天我要给大家说的这个人,(拿出一本小说《唐吉珂德》)--哎,是唐吉珂德,这是大作家塞万提斯写的一个“狂人”,这个人呀,生活在幻想当中,到处想跟人比试武艺,有一回,他把风车当成敌人,居然拿着长矛向风车发起进攻。结果呢,是鼻青脸肿的败下阵来。今天我要给您说的这个人呀,这两年,也被一些报纸、电视叫做“现代的唐吉珂德”,据说,他也是一个生活在“幻想”当中的“怪人”,怎么个怪法?听听今天的故事。
解说:在北京市丰台区新宫村,有一个名叫王自新的人。走进新宫村,来到王自新的家,你会发现他家里堆放的不是粮食、不是农具,而是多达两吨的废旧干电池。
主持人:哎,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呀,这废旧电池可是很毒的东西呀,这王自新为什么要在自己家里,放那么多废旧干电池呢?
王自新
全国每年白白仍了电池里面,锌一项就有四万吨。相当于两个中型矿山,这个里面价值上亿元。我们如果有了这么多经济价值,我们如果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如果从这个里面淘金的话,应该说有一定利益的。
主持人:哎,就是这个王自新,2001年在河北省易县,开办了我国第一家年处理3000吨废旧干电池的工厂,这在中国可是一件大事呀,那段时间,媒体做了大量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紧接着,他又在自己的家里---也就是丰台区新宫村,成立了“北京东华鑫馨废旧电池回收中心”;事情的发展相当的顺利,王自新喜上眉梢。谁也没想到,接二连三的事儿发生了。
王自新
这个处理厂下马,对我来说,当时打击很大。(贴画面),因为当时在废电池领域来说,应该说没有人这么尝试过,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成功了,可能的话,会很多人叫好。但是如果失败的话那可能一文不值了。
主持人:怎么个打击呢?首先是,河北省环保局不给审批,就是不给审批。老王的这个项目在易县是一帆风顺的,但为什么省环保局又不给审批呢?
解说:原来,河北省环保局担心,废旧干电池处理厂,有个废水排放的问题,一旦废水污染了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易水河”,这个责任,没人担当得起。
王自新
因为当时大家都知道,一只钮扣电池污染60万升的水,我年处理量3千吨(废电池),(会污染)好几个亿(立方升的水)啊,当时河北省主管的领导明确说,你一只(电池)就污染这么多,你年处理量三千吨,你把我易水河污染成什么状况了?
主持人:办厂审批的事儿还没有着落,又一件事儿又冒了出来,什么事呢?这电池回收的数量,也差远了。哎,平时我们也看到了,北京市在街道、加油站、学校,摆了一些回收箱,但是,通过回收箱回收上来的废旧干电池,根本就没几个。按王自新的设计,他的处理厂,一年要“吃掉”3000吨废旧干电池,3000吨呀,但是最近3年呢,全北京市,回收上来的废旧干电池,总共才有几十吨。
王自新
北京市从1998年开展大规模废电池宣传回收以后,它的回收量不尽如人意,北京市第一年回收了7吨,1998年回收20多吨,所以跟我们年处理量3千吨,差距甚远。
主持人:就这几十吨的回收量,王自新的废旧干电池处理厂,如果开工等待着他的就是无米下锅。开工的事儿,是没戏了。
解说:说到王自新的事儿,我们还要来了解一下国家对废旧电池的政策。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等五个部委,在联合发出《废电池污染防治的技术政策》中说,不鼓励集中回收废旧干电池,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重点的污染防治对象是,汽车用的铅酸电池,手机用的镍电池等。
主持人:国家都不鼓励集中回收干电池,王自新还硬着头皮干,这不是往南墙上撞吗?他哪来那么大的劲头呀?
解说:早年,王自新在一所民办大学大专毕业后,当过医生,以后,因为农村户口无法转正,就辞了医生下海经商,做起了建材生意。 1998年,他到河北某地投资一个治沙的育苗基地,结果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这一次的投资,王自新赔进去十几万元。
王自新
大概搞了有一年多一点,最后也是落荒而逃了 ,如果再继续下去的话,可能百十万也要血本无归了,最后就迫不得已,就把这个项目放下了,然后继续寻找其他的项目。
主持人:治沙赔了钱吧,想想别的办法赚回来呀!1999年,还没回过神来的王自新,在国家环保总局看资料,他在一本生活垃圾的调查材料上看到:我们国家回收的废旧干电池,一直都没有办法处理。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哎,这哥们眼前一亮。这不是发财的机会吗?为了了解详情,王自新办了四个借书证,花了半年的时间里,整理了一人多高的电池资料。一不做,二不休,王自新又投入了50万块钱,还把河北的姑父、二叔、表哥给煽呼出来,四家人一共拿了600多万块钱,600多万呀,开办了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废电池处理厂。哎,他还拍着胸脯,打着保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