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6月21日,在南京江宁某小区,社区民警强行打开一个住户的房门,房里恶臭扑面而来,两个孩子,一个1岁,一个两岁,已经死亡。后经法医鉴定,这两个孩子是饿死的。 依据南京市检察院查明的事实,犯罪嫌疑人乐某出生于1991年,今年22岁。 2011年上半年起,乐某和男朋友李某共同居住在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泉水社区某新村,两人共同抚养两个女儿,一个孩子1岁,一个孩子2岁。 2013年2月,李某因为容留他人吸毒被判刑,乐某便成为两个女儿的唯一监护人。4月下旬,李某为两个女儿预留了少量的食物和水,将两个孩子留在家中,用布条反复缠裹窗户锁扣,并用尿不湿夹紧主卧室门后,锁上大门离家。 6月21日,社区民警发现两个幼儿死在家中,因此案发。经法医鉴定,两个孩子无机械性损伤和常见毒物致死的依据,不排除因脱水、饥饿、疾病等因素衰竭死亡。 检察机关认为,乐某明知两个孩子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会饥渴致死,但直到6月21日案发都没有回家,导致她们死在家中。因此,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乐某的刑事责任。2013年9月18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乐燕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她没有提起上诉。 * * * * * * * 三、危害结果在犯罪构成的地位 即:危害结果是一切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要素还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 危害结果并非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要素,只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 四、危害结果的作用 (一)区分罪与非罪 (二)区分犯罪完成形态 (三)影响量刑轻重 第三节 危害结果 1说: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说:是指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张明楷教授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从认定的角度考察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是一般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从结局上考察,是研究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 第五节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其中的“引起”者 是原因,“被引起”者是结果,而因果“关系”本身不包括 原因与结果,只包含二者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二、刑法中因果关系的特征 (一)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二)因果关系的顺序性。 (三)因果关系的相对性。 (四)因果关系的复杂性 一果多因 一因多果 责任事故类过失犯罪案件中 共同犯罪案件中 三、外国刑法中因果关系的理论 1.条件说,认为在理论上可以导致结果发生的条件,都是结果的原因。“如无前者,就无后者”的条件关系就肯定行为对于结果具有原因力。(缺点是容易扩大处罚范围) A(条件)→B(条件)→C (结果) 2.原因说,认为在若干个条件中只存在一个或部分原因。主张以某种规则为标准,从导致结果发生的条件中挑选出应当做为原因的条件,只有这种原因与结果之间才有因果关系。 3.相当因果关系说,根据一般社会生活经验,在通常情况下,某种行为产生某种结果被认为是相当地场合,行为与结果之间就具有因果关系。 4、客观归责理论,将因果关系与归责问题相区别,因果关系以条件说为前提,在与结果有条件关系的行为中,只有当行为制造了不被允许的危险,而且该危险是在符合构成要件的结果中实现(或者在构成要件的保护范围内实现)时,才能将该结果归责于行为。实行客观归责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行为制造了不被允许的危险;二是行为实现了不被允许的危险;三是结果没有超出构成要件的保护范围。 四、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 (一)合法则的因果关系 实行行为合法则(或者符合客观规律必然)地造成了结果时,结果就是实行行为的危险的现实化,应当直接肯定因果关系,将结果归属于实行行为。 如甲开枪打中乙的心脏导致乙死亡,A用绳子勒住B的脖子导致B窒息死亡,都具有合法则的因果关系,可以直接肯定因果关系。 存在疑问的是以下情形: 危害行为 无介入因素 危害结果 1、假定的因果关系 是指虽然某个行为会导致结果发生,但即使没有该行为,由于其他情况也会产生同样结果。 例如:下午1时执行死刑,在执行人正在抠动扳机的瞬间,被害人的父亲甲推开执行人,自己抠动扳机击毙了死刑犯乙。(事实上是由甲的行为导致了乙的死亡,应承认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2、二重的因果关系(择一的竞合) 是指两个以上的行为分别都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是行为人没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竞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的发生。 例如:甲与乙没有意思联络, 都意欲杀丙,并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甲的行为或者没有乙的行为,丙都会死亡。 此时可以考虑对条件关系进行修正,即在数个行为导致了一个结果的情况下,如果除去一个行为结果将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浦蒙特HD800L系列电梯专用控制器用户手册-中-V1.0.pdf VIP
- 消杀蚊虫台账记录word编辑版.doc VIP
- 2025年计算机计算机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一位妈妈写给叛逆儿子的信,有孩子的必须给孩子读一遍.doc VIP
- 暖通空调系统水力平衡与解决方案.ppt VIP
- 暖通空调系统全面水力平衡解决方案(2014年第一版)-N.ppt VIP
- 8.1功与功率 (教学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pptx VIP
- 资金管理复习试题附答案(一).doc
- 《归园田居(其一)》课件30张.pptx
- 腹膜后疾病影像诊断思路.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