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概要
10.6.2 吸附法净化CxHy 10. 6. 3 吸附法净化SO2 物理吸附 1. 吸附 化学吸附 2. 再生 SO2→SO2* O2 →O2* H2O →H2O* 2SO2*+ O2* →2SO3* 2SO3*+ 2H2O →2H2SO4* H2SO4*+n H2O →H2SO4 · n H2O * 洗涤再生: 产品稀硫酸 加热再生:产品富集SO2 微波再生:产品高浓度SO2或硫磺 气态污染物控制的方法总结 气态污染物控制 分离法 转 化 法 物理吸收(※) 物理吸附(※) 冷凝(教材第十三章) 膜分离(教材第十三章) 催化转化( 教材第十章) 燃烧(教材第十三章) 生物处理(教材第十一章) 等离子体法(教材第十二章) 化学吸收(※) 化学吸附(※) 课程设计题目(脱硫单元设计) 脱硫装置为于该厂12号锅炉尾部, 12号锅炉燃用山西西山煤,锅炉燃煤量为137.7t/h。要求排放烟气中SO2的浓度小于400mg/m3。 吸收液为石灰石浆液,查有关手册可知,石灰石吸收SO2的气速宜在1.6~2.5m/s的范围内,液气比在0.8~8.2L/m3之间,此处取液气比为1.4 L/m3,气速为2.4m/s时,体积总传质系数KAG=1.085×105kmol/ (m3hPa)。实际CaCO3用量取2倍的理论用量。吸收塔内温度取30℃。 锅炉燃煤分析数据如下: 水分/% 灰分/% 挥发分/% 固定碳/% 发热量/kJ 1.4 25.4 11.6 61.6 25246 元素 碳 (无水) 氢 (无水) 氮 (无水) 氧 (无水) 硫 (恒湿) 氟 (恒湿) 氯 (恒湿) 含量/% 66.13 3.02 1.04 1.98 2.12 0.041 0.0405 燃煤的工业分析 燃煤的元素分析 2、回转吸附器 3、流动床吸附器 有机气态污染物固定床吸附工艺流程(一般吸附工艺) 变压吸附工艺流程 1、2、净化气; 3、蒸汽 4、固定床 5、废气 6、冷凝器 7、分离器 8、吸附质 9、冷凝水 1、固定床 2、压缩机 3、冷却器 4、分离器 5、产品气柜 10.4 固定床吸附过程的计算 10.4.1 固定床吸附过程的分析 1、吸附负荷曲线 在流动状态下,流动相中的吸附质沿床层不同高度的浓度变化曲线,或吸附剂中所吸附的吸附质,沿床层不同高度的变化曲线称为负荷曲线。 Xe X 0 z (1)传质区、吸附波(传质波、传质前沿):在吸附床中,平衡区与未用区之间的吸附质负荷变化形成的S形曲线所占的区域称为传质区,S形曲线称为吸附波(或传质波、传质前沿)。 (2)穿透现象:当吸附波的前沿刚到床层的出口端时称为穿透现象。 (3)破点:出现穿透现象后,吸附波稍微向前移动一点,在流出物的分析中就有吸附质漏出来,该点称为破点。 (4)穿透时间(τb):到达破点所需的时间即为穿透时间。 (5)平衡时间(τe):吸附波(S形曲线的尾部)刚好到达吸附床层出口所需的时间就是平衡时间。 2、穿透曲线 以流出物中吸附质浓度Y为纵坐标,时间τ为横坐标作图,在时间τ从τb→ τe时,在图上会出现一个S形曲线,这条曲线称为穿透曲线。 3、传质区高度 一般把由透过时间τb 对应的溶质浓度cb到平衡时间τe (排放标准) (传质区形成和移出床层所需的时间)对应的溶质浓度ce这段区间内传质前沿或透过曲线在Z轴上所占据的长度称为传质区高度(非理论上的传质区高度)。 思考:为什么? 4、吸附饱和率和剩余饱和吸附能力分率 (1)吸附饱和率:在传质区内,吸附剂 实际吸附的溶质量与吸附剂达到饱和时吸附的总溶质质量之比。 (2)剩余饱和吸附能力分率:吸附剂仍具有的吸附容量与吸附剂饱和时吸附的总溶质质量之比。 5、影响穿透曲线的因素 (1)吸附质浓度:与吸附速率成正相关 (2)吸附质分子量:对有机蒸汽,吸附质分子量与吸附速率成正相关 (3)吸附剂颗粒大小:与吸附速率成反相关 (4)吸附剂使用程度:与吸附速率成反相关 (5)吸附剂种类:种类不同吸附速率不同 10.4.2 固定床吸附器计算 1、穿透曲线法 (1)有关假设: ①气相中吸附质的浓度低 ②吸附过程在等温下进行 ③吸附等温线是线性的,即传质区的位置在变,但高度不变 ④传质区高度与吸附剂床层高度相比要小得多 注:这些条件在工业上一般能满足。 理想穿透曲线 (2)传质区高度的确定 式中:Za——传质区高度;Z——整个床层的高度;τa——当传质区向下移动的距离刚好等于Za时所需要的时间;τE——传质区形成和移出床层所需的时间之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同胰岛素制剂时胰岛素泵治疗的差异概要.ppt
- 同济大学编译原理第五章语法分析——自下而上分析概要.ppt
- 同济大学苏永清_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8章霍尔传感器概要.ppt
- 名人世家改造方案二概要.doc
- 同策2013年昆山淀山湖岸项目后期定位产品建议概要.ppt
- 名人演讲稿概要.doc
- 同济大学苏永清_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4章-B自感式传感器概要.ppt
- 名人汇运营中心(PPT)概要.pptx
- 名师PPT——圆的基本性质概要.ppt
- 名校课件:糖类油脂概要.ppt
- 小学生篮球传球课件.pptx
- DG_TJ08-2079-2025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程技术标准.docx
- DG_TJ08-2468-2025 优秀历史建筑数字化测绘技术标准.docx
- DG_TJ08-2079-2025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程技术标准.pdf
- DG_TJ08-2281-2025 人民防空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标准.pdf
- 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docx
- DG_TJ08-2144-2025 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pdf
- DG_TJ08-2464-2024 城市地理实体信息智能采集与建库技术标准.pdf
- DG_TJ08-2281-2025 人民防空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标准.docx
- DG_TJ08-2468-2025 优秀历史建筑数字化测绘技术标准.pdf
最近下载
- GB50863-2013 尾矿设施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年陕西省二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PEP三年级英语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随堂练习一课一练版(有答案).pdf VIP
- 彩钢管理房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1).doc VIP
- 江西婺源篁岭民俗文化村发展规划--规划说明.pdf
- IATF16949-2016事态升级控制规范.doc VIP
- 新收入准则对电商企业运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ocx VIP
- 东莞市地图含区县可编辑可填充动画演示矢量分层地图PPT模板.pptx VIP
- XX县2022年度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项目技术设计书模版.docx VIP
- 女儿墙维修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