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些明和电机告诉我的事,在深圳 Maker Faire 上
那那些些明明和和电电机机告告诉诉我我的的事事,,在在深深圳圳 Maker Faire 上上
“试图去成为一个做艺术的人 (artist),而不 一个创客 (maker )。只有这样,东西
才能做好。”在 6 月 19 日 2015 深圳 Maker Faire“明和电机”的演出结束后,当我在舞
台后采访乐队核心土佐信道时,这个想法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演奏开始前舞台上的乐器
明和电机曾经 一家在四十多年前真实存在过的工厂的名字,不过该工厂仅仅经营了
10 年,之后便在 70 年代末的石油危机中倒闭了。过了十四年,一对双胞胎兄弟再次
拾起“明和电机”作为他们新组建乐队的名字,因为那 他们度过童年的地方,那 他
们父亲的工厂。
明和电机的工厂
工厂变成了乐队,土佐正道和土佐信道两兄弟以另一种方式子承父业。当然,除了使
用了相同的名字,明和电机乐队还将日本 70 年代工厂中的元素融入到乐队中。乐队
的演出服模仿了当年工人的制服,舞台上队员之间的称呼也 在模仿工厂里的上下级
关系,诸如社长、副社长、经理等。
On-Geng (左)TR-63 (右)
最关键的 ,他们表演所用的乐器和道具都 独创的,而这些道具也充满了上世纪后
半叶日本消费电子产品的气息。例如可以折叠成手提箱、挂着喇叭与鼓槌的发生
器“On-Geng”,与索尼在 1957 年推出的 TR-63 收音机在设计风格上有着奇妙的亲密之
处;而另一架长方形的由圆盘和键盘组成的类似吉他的道具“Koi-beat”,外观上又类似
于 19 0 年佳能推出的 F54 卡片计算器。
Koi-beat (左)佳能 F54 (中)佳能 X Pro 1 (右)
这并非在臆测乐队在设计这些乐器时具体进行了哪些借鉴,而 在表达明和电机对那
个年代日本工厂和产品风格通过乐器进行艺术上的重现。当被问到“如果在小时候工
厂没有倒闭,你们 否还会走向这样一条表现工厂文化的乐队之路时”,现任社长土
佐信道表示答案很可能 否定的。
“工厂关闭时我很伤心“,说话时的他神情有些低落,我不确定这 由于高强度演出后
的疲惫,还 对童年工厂的生活的思念所致。从他回答中得知,他小时候对机械非常
感兴趣,父亲的“工匠精神”对他的影响非常之大,而成立明和电机的时也有着想要将
那种精神传递出去的渴望。
与在深圳 Maker Faire 展会上遇到的大多数创客不同,明和电机并不倾向于为自己的
产品进行归类,并“发明”一个耳目一新的名字。他们将自己发明的所有乐器和道具都
称之为产品,而所谓演出自然就 产品展示,再加上变成工人的演员,变成社长的主
唱,土佐兄弟通过“明和电机乐队”将“明和电机工厂”在舞台上复活了。
当晚演出时,每当用到新的乐器时,土佐信道都会从功能上对产品做一番展示。当乐
器不能正常工作时,他会用古板而滑稽的语调吐出“Broken !” (故障了)这个单词;
问题解决好了,又会大喊一声“Switch On !” (启动)作为开始演奏的号令。
在他自己眼里,在作为一个创客前,他首先 一位音乐家。当然,独一无二的乐器自
然 明和电机乐队的核心符号,但成立乐队的根本目的 他需要“通过演奏来认识自
己”,他想要“抓住脑海中的那个景象”。
刚刚参加了硅谷第十届 Maker Faire 的崔绮雯也遇到了同样的人们。在那个规模更大
的嘉年华里,许多做出了非常有趣产品的人称自己 艺术家而非创客。他们认为自己
在为实现某一种愿景而满怀热情的去制作,换句话说,制作对于他们来说 一种手
段,而不 目的。
这不 一件特别让人意外的事,创客运动中至关重要的硬件突破 Arduino 便来自几位
艺术学校的讲师。他们发明 Arduino 的最初目的便 让艺术家能够用上曾经复杂的软
件和电子元件。
明和电机现场表演
然而,在深圳 Maker Faire 上,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国内 maker 真的只 单纯的 maker,
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不到一种想要表达的欲望和自我实现的热情。如果有人对这个判
断存疑的话,只需要数一数有多少展台的主角 机器人就够了,大同小异的外观,大
同小异的功能,以及大同小异的实现方式。
“不 做点什么,而 去实现点什么,让制作成为起点而不 终点。”这就明和电机的
演奏告诉我的。
明和电机社歌现场版: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