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接种技术规范1.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接种技术规范1

预防接种服规范 垫江县疾控中心 余东 接种服务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是预防接种最基础的工作 决定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决定控制、消除、消灭针对疾病的效果 目前我们工作中面临的问题,首先是接种服务的问题 接种服务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依法提供接种服务问题 接种单位资格、人员资格 按照规范提供接种服务的问题 免疫程序(加强免疫)、告知、操作、安全注射、记录、疫苗与冷链管理 服务规范性和可及性/便利性的问题 接种单位的合理区域规划问题、责任区划分不清 服务形式与周期(门诊、定点、入户)、工作人员少 不主动搜索、儿童底数不清、流动儿童管理难度大、 接种证查验工作不完善,实施情况不明 预防接种服务基础资料不明 预防接种的卡、证管理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每名适龄儿童(包括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都必须建立预防接种证,并实行凭证接种和办理入托、入园、入学手续的制度。 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簿)的建立 ① 原则: 按照受种者的居住地实行属地化管理 ② 时间: 出生后1个月内 ③ 设有产科的医疗卫生单位: 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及时到接种单位建证、卡 ④ 流动儿童的建卡、证: 户籍在外地的适龄儿童寄居当地3个月及 以上,由现寄居地接种单位建卡,无证的同 时建证。 ⑤ 接种单位应在接种证上加盖公章。 ⑥ 格式的制定: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① 卡证的填写: 由实施接种的工作人员填写,书写工整,文字规范,填写准确、齐全,时间栏填写均要公历为准。(不允许在卡证上涂改) *接种证上应有接种单位的咨询电话。 ② 卡证的保管: 卡由接种单位保管,农村由乡级接种单位保管。证由儿童监护人长期保管。 ③ 保管期限: 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 ④ 儿童迁移后的移交: 儿童迁移时,由寄居地的接种单位将接种卡或接种证明交给儿童监护人,并将接种资料留底存查;迁入地的接种单位要主动向儿童监护人索取接种卡或接种证明。 ⑤ 卡的核查和整理 接种单位至少每半年对所辖区进行一次 接种证、卡的核查整理,剔除迁出、死亡 或失去联系1年以上的儿童预防接种卡,剔 除的卡片由接种点另行妥善保管 预防接种服务流程 预防接种各环节的要求 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方案 。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1、接种技术操作要求 2、注意事项 3、掌握疫苗禁忌证基本原则 接种技术操作规范 无菌操作(“三白”(白工作服、工作帽、口罩)、“一人一针一管”、“一人一匙”) 接种中的冷链规范(“苗不离冰”、避光) 接种技术规范: 口服(OPV):服后半小时内不能喂奶或热饮,看服下肚,吐出要补服。 皮内注射(BCG):BCG切忌进针过深。 皮下注射(乙脑、流脑、MV) 肌肉注射(DPT、DT、HBV) 接种操作 验收接种凭证,核实接种对象和疫苗。 家长取坐位,儿童应坐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大年龄儿童可取坐位或立位,注射侧的手叉腰。 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用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凉干后立即接种。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消毒区不可用手触碰。 按照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方法和部位接种疫苗。 吸取疫苗和注射时,手不能触碰注射器的针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接种技术 皮内接种法 操作方法 用1ml注射器吸取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刺入皮内,左手拇指固定针管,然后注入疫苗或试验液,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45度角后,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法 ①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②操作方法用适当规格的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将三角肌绷紧,右手持注射器(以执毛笔式),与皮肤呈9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注意事项 BCG要准确注入皮内,严禁皮下或肌肉注射。 OPV不能用热开水送服,并做到一人一匙。 含吸附剂的疫苗使用前必需充分摇匀,要采用肌内注射。 接种要分部位、分针管。 疫苗接种后,不要用酒精棉球按压或涂擦注射部位。 安瓿启开后,未吸取用完的疫苗应盖上消毒干棉球;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掌握疫苗禁忌证基本原则 1、既往诊断有明确过敏史的儿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