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GCT考试语文练习
阅读
七、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推断
(二)标准化考试选项设置常见的几种干扰方式:
1.强加因果,有悖逻辑
2.断章取义,架空分析
3.以假当真,超前肯定
4.模糊范围,失之偏颇
5.无中生有,失之有据
6.偷换概念,瞒天过海
7.瞄准关键,故意曲解
(三)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1]从世界各民族的民歌旋律中,我们便能判别那里的自然环境的一些主要特点。从维吾尔民族音乐中透露出来的是风沙地貌和沙漠绿洲里的悲欢离合;从埃及的音乐旋律中,我们甚至都可以见到尼罗河沿岸风光和那里的沙丘形态。
[2]德国古典和浪漫音乐的旋律则只能是来自多瑙河、莱茵河和易北河流域。它仿佛是德国森林的心声和深呼吸。
[3]走进德国的图林根和黑森林,我好像走进了德意志民族的内心深处,听到了她的心声,感觉到了她的脉搏在跳动。
[4]①400多年来,肯定有一代代德国文学艺术家、哲人和科学家也观察到了我看到的景物。②我站在那里想了很久很久。③暴风雨过后太阳落在荷兰那头。④有好几回我在林中躲雨。⑤长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并流进了他们的血管,转化成了德国文化。⑥突然有只寒鸦从田野里腾空而起,朝西边天空的万道耶稣光飞去。
[5]德国中世纪歌德式大教堂尖顶后面的森林更具有一种神性。贝多芬就惊叫过:“在田野中我仿佛听到每一棵树都在此起彼伏地发出这样的回响:Holy!Holy!Holy!(神圣的!神圣的!神圣的!)”
[6]不过林中深处也有一种森严,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氛围。德国童话常提到林中有魔鬼出没,不是没有道理的。
[7]在德意志民族的性格里,是不是也有神性和魔鬼这两大势力并存和搏斗现象呢?其根源同森林有因里关系吗?
[8]假使德国是干旱地区,到处是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在运动,那末,德国文化又是什么样子呢?
[9]德国格林童话同德国森林有密切关系。《白雪公主》的故事背景正是发生在大森林里。《灰姑娘》也同绿色丛林和榛树有关。至于《森林里的老太婆》《森林里的房屋》和《森林里的三个小矮人》等就更不必说了。不要忘了,这些童话来自中古以来德国民间传说,当是德意志民族的心声。
[10]好几个世纪,森林一直是德国音乐创作灵感的源泉。巴赫诞生在图林根森林地区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我手头有本德国民歌集,收集了近千首歌曲,同森林和鸟类有关的曲子就占四分之一。一些大作曲家也以极大的热情去歌颂森林,如勃拉姆斯的《林中夜》。
[11]莫扎特的单簧管所刻画出来的自然景观便常有德国森林迷人的色彩和氛围。他写了大量乡村舞曲和德国舞曲,那场景也多半发生在林中边缘的空旷地段(当然这是旋律本身悄悄告诉我的)。莫扎特常年乘马车旅行,多瑙河沿岸的森林风光潜移默化到他的音符里去是很自然的。
[12]在德国诗歌中,森林是一个重要主题。本世纪普鲁士诗人蒂歇(1887-1950)便是赞叹森林的歌手。我读过他的一本回忆录《森林与人》,从中我仿佛闻到了东普鲁士山毛榉林的芳香气息。德国浪漫诗人蒂克(1773-1853)尤其推崇“森林间的孤寂”。正是这孤寂构成了德国文化最深沉的生态背景和心理环境。
[13]德国的哲学家没有一个纯粹是大学课堂里培养出来的,而是“森林间的隐寂”培育出来的、熏陶出来的。因为他们的本质原是走向自己的内心,走向自我和世界内在空间,并在那里同人、同大自然、同世界结构进行坦诚的对话。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从小就有这个习惯:在自我挣扎和内心冲突最激烈的时候,总爱独自一人跑到森林中去寻求精神出路和信仰。量子物理学创始人普朗克在1900年夏天,常跑到柏林近郊森林中去散步,为的是琢磨热辐射实验结果同理论之间的矛盾。是的,林中小道很适合思考理论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14]如果普朗克在今天的上海工作,想跑到近郊去梳理一个物理思路,那么,他找到的肯定是一团混乱和嘈杂,还有一片光秃。“能量子”这个伟大概念是出不来的。
[15]没有大片大片森林的城市必然是个烦躁的城市。在先进国家和民族的后面必定有广大森林作为其背景。
[16]依我看,德国文化不是海洋文化,也不是草原、沙漠或高原文化,而是森林文化。今天,她的国土面积仍旧有四分之一被森林覆盖。我忘不了深秋季节,那里到处都是满地的落叶。哪里有落叶,哪里就有深沉、健康的晚秋。
1.第四自然段的语句顺序已被打乱,正确排列的顺序应该是
A.④③⑥②①⑤
B.①③②⑤④⑥
C.④⑤②⑥③①
D.①⑤④③⑥②
2.“文化创造需要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森林是环境中的主角。把树木、森林都砍了,伐了,其实是把艺术、哲学和科学创造灵感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毁了。”这一段文字,原是文章里的一段。它正确的位置应是
A.[1][2]段之间
B.[6][7]段之间
C.[14][15]段之间
D.[15][16]段之间
3.在文章中,作者列举的例子可概括为哪几方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年度会计继续教育会计职业道德.doc
- 201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西卷).doc
- 《领导胜任力提升》中 试题和答案.doc
- 小学生认知及学习2.doc
- 音乐基础知识及歌唱的关系 五稿.doc
- 对于智力和智力测验的反思.docx
- 100个成语和解释.doc
- 感知觉对设计用途.docx
- 语音信号处理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doc
- 心理学及教育的结合3-25看--有答案.doc
- 2025年党员干部一对一廉洁谈心谈话记录+入党谈心谈话问答记录.docx
- 2025年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委(支部)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查问题清单.doc
- 2025年4月 乡镇、两新党支部书记与副书记组织生活会会前谈心谈话材料.docx
- 党支部2024年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情况报告+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的通知.docx
- 2025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第一次集中学习研讨主持词+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主持词+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研讨感悟.doc
- 2025年4月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附工作方案).doc
- 2025年在全县春分、清明森林防灭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清明节期间安全生产部署会上的讲话+在清明节后文明祭扫讲评会上的汇报发言.docx
- 在2025年DeepSeek应用专题辅导培训会议上的讲话+机关DeepSeek专题培训会上的讲话+DeepSeek应用培训部署会上的讲话.docx
- 2025年支部书记在清明节主题党日活动上的讲话+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上的讲话.docx
- 社区、宣传部、国有企业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2024年组织生活会会前谈心谈话材料.docx
最近下载
- 《论语》论君子课件.ppt VIP
- 佳能EOS5DMArkII(官方中文使用说明).pdf
-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案例--万科集团讲解.doc
- 一种惰性气体保护气雾化设备的可调喷盘.pdf VIP
- 2025届四川省宜宾、自贡、乐山等市高三下学期3月二诊英语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考点解密追踪与预测(新高考)压轴题11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解析版).pdf VIP
- 供应商QCDS评分细则(管理文件15).doc VIP
- 土壤质地的测定比重计法.pptx VIP
- 媒资系统项目销售合同模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