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12月26日加息时,央行同步上调了金融机构贷款(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 但由于目前中国再贷款和再贴现余额较少,因此对中国金融市场影响较小。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表示,再贷款90年代时经常使用,最近10年基本不太用了,现存的是以前的一些余额,还有就是农业方面也有一些;目前银行体系的投放机制主要是外汇占款,再贴现只是央行应急的、备用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不是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这次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上调,应该是跟随今年两次加息后的正常调整,应该没有特殊的意义。 本章 完 * * 最初存入的100元:原始存款 原始存款为基础,创造的900元:派生存款 存款创造:100→1000 存款乘数:D=1000/100=10 或者存款乘数:D=1/rd=1/10%=10 * * 中央银行可控制:原始存款、法定准备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更复杂的情况: ①有很多商业银行 ②超额准备金 ③有部分现金货币 ④有定期存款 * * 假定 流通中现金(C)和支票存款(D)保持固定的比率:C/D=c 非交易存款和支票存款保持固定比率:TD/D=t 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和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分别是:rd、rt 银行持有总准备金是R,其中超额准备率为:e * * 定义B=R+C(基础货币),M=D+C(货币供给M1) 由假设:总准备金R等于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rd×D和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准备金rt×TD以及超额准备金e×D之和 ,而TD=t×D 所以R=(rd+rt×t+e)×D 又因为C=c × D * * * * C Rt re r D TD C M1 M2 B C:流通中现金 rd:法定准备率 e:超额准备率 rt:定期存款准备率 D:支票存款 TD:定期存款 * * B:基础货币、货币基础、强力货币、高能 货币 结论: ①基础货币B越多,货币供应量越大 ②货币供应量还受到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定活存款比例、现金存款比例的影响 * * 2 货币政策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rd 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 调高准备金率,意味着货币收缩 调低准备金率,意味着货币扩张 * * 中国的存款准备金 * * (2)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 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时,需要短期融资 再贴现率↑→商业银行融资成本↑→经营越谨慎 提高再贴现率→货币收缩 2.**按同档次中央银行贷款利率下浮5-10%。 注:1.1998年3月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个帐户合并为准备金帐户。 1.80 2.79 3.06 3.24 3.33 2008.12.23 2.97 3.06 3.33 3.51 3.60 0.72 1.62 2008.11.27 4.32 4.14 4.41 4.59 4.68 2008.01.01 0.99 2005.03.17 3.24 3.33 3.60 3.78 3.87 2004.03.25 1.62 2003.12.21 2.97 2.70 2.97 3.15 3.24 1.89 2002.02.21 2.97 2001.09.11 2.16 3.24 3.51 3.69 3.78 2.07 1999.06.10 3.96 4.59 4.86 5.04 5.13 3.24 1998.12.07 4.32 5.22 5.49 5.58 5.67 3.51 1998.07.01 6.03 6.39 6.84 7.02 7.92 5.22 1998.03.21 二十天 三个月 六个月 一年 再贴现 对金融机构贷款 超额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 调整时间 中国的再贴现率 * * 3 财政政策思想 (1)古典经济学家 Smith,Mill,Say等人:市场自动调节可以实现充分就业,政府不需干预 政府应当奉行节俭,量入为出 守夜人 * * (2)Keynes革命后 经济受到有效需求不足困扰,出现波动和非自愿失业 政府应当进行干预,以恢复充分就业 政府没有必要保持收支平衡,财政赤字在萧条时期是必要的刺激手段 * * ①年度平衡预算 每一年预算应力求平衡,或量入为出 ②周期平衡预算 经济衰退时预算赤字,经济繁荣时预算盈余 ③充分就业平衡预算(功能财政) 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够达到的净税收水平 * *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思想 经济萧条,应扩大政府支出,刺激总需求 经济繁荣,应减少政府支出,抑制总需求 判断经济形势,采取正确的手段 * * (3)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功能财政的思想: 扩张性财政政策→Y↑ → BS↓,BF↑ 紧缩性财政政策→ Y↓ →BS↑,BF↓ 实际:经济周期会自动影响财政收入与支出,进而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