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 网站建设中.DOC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 网站建设中.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 网站建设中

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一、本流动站简介 安徽大学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9年获准设立,设站学科为化学一级学科。5年培养出硕士200余人、博士10余人。可用于该学科办公和试验室的面积超过22000平方米。 主要研究方向有: 1、光电功能配合物 本方向主要致力于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分子设计和分子计算。学术带头人:田玉鹏教授(博导)。 2、光谱及光谱电化学 本方向研究利用现场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光电功能配合物分子间电子转移机理及分子内电子离域过程,为设计、合成分子导线、分子开关等元件奠定基础。学术带头人:金葆康教授(博导)。 3、纳米生物材料及功能高分子自组装膜 本方向探索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和功能超薄膜的制备,研究它们在催化、智能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学术带头人:沈玉华教授(博导)、谢安建教授(博导)。 4、纳米磁性材料及微波吸收材料 本方向开展将无机磁性纳米材料及微波吸收材料的研究。学术带头人:毕红教授(博导)。 5、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本方向研究陶瓷纳米粉体材料与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行为,探讨界面行为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学术带头人:钱家盛教授(博导)。 6、生物功能材料的组装及器件构建 本方向以生物传感应用为导向,利用生物功能材料构建纳米仿生界面,发展可更新的无试剂传感器和电致发光生物传感器。学术带头人:张胜义教授(博导)。 7. 新能源材料光电转换转换袁孝友周虹屏J. Phys. Chem.》、《Cryst. Growth Des.》、《J. Cryst. Growth》、《Appl. Surf. Sci.》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合作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省十一五规划教材)。曾获安徽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称号,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被选为安徽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获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获安徽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各一项。2008年被评为安徽大学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奖推荐人选。 金葆康,男,1967年10月生,博士,教授,无机化学博士生导师,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主任,分析化学学科带头人,安徽省第二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电化学、电分析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研究工作涉及光谱电化学、修饰电极及超微电极电化学、生物传感等。先后在Anal.Chem., J. Phys.Chem. B, Electrochimica Acta, J. Electroanal. Chem.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45篇。他引217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青年资助计划。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二项、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择优资助启动基金等项目。担任Electrochimica Acta、中国科学、分析化学等刊物特约审稿人。 毕红女,1970年1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并获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其后在中国科技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在职)进站工作两年。2005年获得安徽大学“十佳青年教师”荣誉称号,同年被推选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之一。2007年担任安徽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博士点导师及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学术《Biomaterial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Materials Letters》、《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Applied Physics A - Materials Science Process》、《Physics Letters A》、《Chinese Physic Letters》和《功能材料》等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20余篇。拥有中国发明专利2项、正在申报的发明专利5项(已经公告3项)。主要从事磁性纳米生物材料的合成及其生物安全性评价、高分子载药控释材料以及高分子与无机纳米复合电磁波屏蔽与吸收材料方面的科研工作。近五年来,主持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安徽省科技厅优秀青年基金,1项安徽省人才开发基金,2项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项与企业合作课题。 袁孝友教授1982.1,安徽师范大学化学学士1993.5,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电化学硕士2004.7,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领域涉及应用电化学纳米材料纳米结构两个方向。应用电化学方向:主要开展光电转换、电解水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