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疾病预控制机构工作规范计免内容.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疾病预控制机构工作规范计免内容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计划疫免内容 一、免疫预防实施管理 1、疫苗使用计划的制订。 2、疫苗的订购,保管、贮存、分发和运输。 3、预防接种卡、证、表的建立与管理。 4、冷链管理。 5、接种实施的管理。 6、安全接种。 7、流动人口免疫接种管理。 8、资料的收集、统计报告。 二、预防接种副反应和事故的处理 1疫情报告和疫情分析 三、免疫针对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控制 2、免疫针对疾病的个案调查及处理。 3、免疫针对疾病的暴发和处理 四、免疫预防临测 1、疫苗质量监测 2、冷链系统温度监测 3、接种率监测 4、免疫成功率监测 5、人群抗体水平监测 6、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 五、免疫预防工作的综合考核与评价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与异常反应防范措施 背景 1950年前,保山天花、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流行猖獗,白喉、百日咳、麻疹、脊髓灰质炎等急性传染病是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人均期望寿命仅35岁。 50年代后政府制定了“预防为主”的方针。50年代普种牛痘,60年代消灭了天花,70年代后开始小范围接种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卡介苗。80年代全面普及儿童计划免疫。1988年、1990年与1995年分别实现以省、以县和以乡为单位的三个85%的儿童免疫接种目标 ,“四苗”针对的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概况 计划免疫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投入与产出比为1:28至40,工作的实施使得针对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对于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疫苗固有的生物学特性、人群个体差异和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各种因素不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反应出现后由于处理不当在一些地区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使正常的预防按种工作受到冲击。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提高,在疫苗种类和使用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越来越受到社会与群众的广泛关注。为全面掌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防范医疗纠分,群体性心因反应,减少和控制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保障预防按种工作顺利开展。 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以下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无菌性脓肿 1、临床表现 (1)注射局部先有较大红晕,2--3周后接种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硬结、肿胀、疼痛。 (2)炎症表现并不剧烈,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轻者可在原注射针眼处流出略带粉红色的稀薄脓液;较重者可形成溃疡,溃疡呈暗红色,周围皮肤呈紫色。 (3)溃疡未破溃前,有波动感。轻者经数周至数月可自行吸收。严重者破溃排脓,创口和创面长期不能愈合,有时表面虽然愈合,但深部仍在溃烂,形成浓腔,甚至经久不愈。 2、治疗 (1)干热敷以促进局部脓肿及收,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 (2)脓肿未破溃前可用注射器抽取脓液,并可注入适量抗生素。不宜切开排脓,以防细菌感染或久不愈合。 (3)脓肿如已破溃或发生潜行性脓肿且已形成空腔需切开排脓,必要时还需扩创,将坏死组织剔除。 (4)有继发感染时,先根据以往经验选用抗生素,然后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按照药敏培养实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换药时用3%硼酸溶液中洗伤口,引流通畅。 (二)热性惊厥 1、临床表现 (1)热性惊厥是指先发热,后有惊厥,体温一般在38℃以上,惊厥多发生在发热开始12小时之内、体温骤升之时。 (2)发作突然,时间短暂,肌肉阵发痉挛,四肢抽动,两眼上翻,口角牵动,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呼吸不规则或晳停,面部与口唇发绀,可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 (3)预防接种引起的惊厥,多数只发生1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很少有超过20分钟者。有些儿童可表现为多次短暂惊厥。 (4)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5)惊厥应与脑炎、脑膜炎、破伤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脑水肿、癫痫,癔症发作等疾病鉴别。 2治疗 (1)静卧于软床之上,用纱布缠裹的压舌板使口张开,并放在上下牙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