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篇 环境与健康 第一章 人类环境概述 一、有关环境的基本概念 (一)环境(environment)是指以人为主体的所有外部世界,包括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 (二)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环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包括空气、太阳辐射、水、土壤、岩石、矿物、植物、动物等,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三)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 原生环境自然环境中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如人迹罕到的高山荒漠、原始森林、冻原地区及大洋中心区等。 。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区域自然环境质量恶劣所引起的地方病等。 次生环境是在人为影响下形成的和人工改造了的环境,如城乡居民点、厂矿、农场、风景区等。 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 (四)生物圈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生活在地球表层,这个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层我们称作为生物圈(biosphere)。它的范围大致包括了11km深的地壳和海洋以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ecosystem) 生物与环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共同构成的结合体,称为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ecoequilibrium) 生态系统内部自然的、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二、人与环境的关系 (一)人与环境间物质的统一性 (二)人与环境间作用的双向性 (三)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两重性 第二节 环境的要素 (一)按存在形态与组成划分的环境要素 包括空气、水、土壤和食物等 1、空气 2、水 3、土壤 4、食物 1、空气 (1)、空气物理因素与健康 (2)、空气化学污染与健康 空气物理因素与健康 太阳辐射是产生各种天气现象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地表上光和热的源泉。根据波长,太阳辐射分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 紫外线 紫外线的种类─ 波长越长的紫外线,穿透能力越强,根据紫外线波长的长短分为下列三种: UVA,UVB,UVC 臭氧 臭氧和氧气之间的平衡,大气中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臭氧层,这个臭氧层的高度大约在距离地面表面15-25千米处。生成的臭氧对太阳的紫外辐射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地阻挡了对地表生物有伤害的紫外线。 1985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就会减少约 30%,有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一个“洞”,直径达上千公里,“臭氧洞”由此而得名。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破坏后,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辐射就会急剧增加,对人类、生态系统会产生以下严重的危害: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紫外线辐射会使人患上皮肤癌和白内障疾病。研究表明,平流层中臭氧浓度减少1%,则人类的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增加3%。紫外辐射还会加速人的皮肤老化和损坏人的免疫能力。?? 气象 气象指大气状态,是气温、气湿、气压、气流等气象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 空气离子 空气负离子对人体各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效应。同时对有关系统相关的疾病具有辅助治疗和康复作用。 3、土壤 矿物质 有机质 微生物 4、食物 供给热能 供给营养素 (二)按物质属性划分的环境要素 环境,涉及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环境,其共同的要素可概括为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和社会心理的因素。 1、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 人类依靠生物构成稳定的食物链(food chain),从而获得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素;利用生物制成药物防治疾病;绿化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等。生物本身在不断繁衍过程中为人类造福的同时,有的生物会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带来一定威胁,如致病性生物可成为包括烈性传染病的媒介;食物链中存在致癌、致畸的有毒物质等生物因子;空气中存在致敏的花粉、生产过程中的生物性粉尘(动物羽、毛等)。 2、化学因素(chemical factor) 很多化学元素在正常接触和使用情况下对机体无害,过量或低剂量长时期接触时会产生有害作用(称为毒物)。环境中常见的化学因素包括金属和类金属等无机化合物;煤、石油等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有机溶剂等;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体或废弃物(废水、废气、废渣);农药;食品添加剂及以粉尘形态出现的无机和有机物质。化学物质在创造人类高度文明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