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腧穴的定位方法的
腧穴的定位方法
在针灸过程中,效果的好坏与选穴是否准确有直接关系。因此,准确的选取腧穴,也就是腧穴的定位,。
1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常用的骨度分寸见下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分部 起止点 常用骨度 度量法 说明 头
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寸 直寸 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3寸,大椎穴至后发际3寸。 耳后两完骨(乳突)之间 9寸 横寸 用于量头部的横寸 胸
腹
部 天突至歧骨(胸剑联合) 9寸 直寸 1.胸部与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据肋骨计算,每一肋骨折作1寸6分
2.“天突”指穴名的部位 歧骨至脐中 8寸 脐中至横骨上廉(耻骨联合上缘) 5寸 两乳头之间 8寸 横寸 胸腹部取穴的横寸,可根据两乳头之间的距离折量。女性可用左右缺盆穴之间的宽度来代替两乳头之间的横寸。 背腰部 大椎以下至尾骶 21椎 直寸 背部腧穴根据脊椎定穴。一般临床取穴,肩胛骨下角相当第七(胸)椎,髂嵴相当第16椎(第4腰椎棘突) 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 6寸 横寸 上肢部 腋前纹头(腋前皱襞)至肘横纹 9寸 直寸 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的骨度分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 12寸 侧胸部 腋以下至季胁 12寸 直寸 “季胁”指第11肋端 侧腹部 季胁以下至髀枢 9寸 直寸 “髀枢”指股骨大转子 下
肢
部 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股骨内髁上缘) 18寸 直寸 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寸 内辅骨下廉(胫骨内髁下缘)至内踝高点 13寸 髀枢至膝中 19寸 直寸 1.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
2.“膝中”的水平线:前面相当于犊鼻 穴,后面相当于委中穴。 臀横纹至膝中 14寸 膝中至外踝高点 16寸 外踝高点至足底 3寸
2 自然标志取穴法
根据人体表面所具的特征的部位作为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称为自然标志定位法。人体自然标志有两种:
固定标志法:即是以人体表面固定不移,又有明显特征的部位作为取穴标志的方法。如人的五官、爪甲、乳头、肚脐等作为取穴的标志。
活动标志法:是依据人体某局部活动后出现的隆起、凹陷、孔隙、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的方法。如曲池屈肘取之。
3 手指比量法
以患者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由于生长相关律的缘故,人类机体的各个局部间是相互关联的。由于选取的手指不同,节段亦不同,可分作以下几种。
中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拇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横指同身寸法:以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
4 简便取穴法
此法是临床上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如垂手中指端取风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达处取列缺穴等。
24节气的气候及健康提醒
2011-08-18 17:08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24节气的变经随时影响着人体健康.顺应24节气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调节人体、防病健身,可以达剑健康长寿的目的。我们根据每个节气的主要气候特点,总结出每个不同时段养生要点,供大家参考。
立春
气候特征:白昼逐渐变长,气温回暖,人体血液代谢旺盛。
健康提醒:少吃酸性食物,养生以养肝护肝为主。
雨水
气候特征:降水增多,气温回升快容易导致春困。
健康提醒:注意调养脾胃,增加运动缓解春困。
惊蛰
气候特征:天气回暖,雨水增多,气候变化大。
健康提醒:补充水分,防寒保暖应付多变天气。
春分
气候特征:昼夜平分,气候温暖潮湿,关节炎进入多发期。
健康提醒:多食用清热解毒、温补阳气的食物。
清明
气候特征:气温回暖,阳气升腾,高血压进入多发期。
健康提醒:不宜进补,低盐饮食缓解高血压。
谷雨
气候特征:气候以晴暖为主,早晚时冷时热,易发生神经痛。
健康提醒:适度保暖,多食蔬菜调理肠胃降火气。
立夏
气候特征:连续五天日均气温达22度以上标志着夏季到来。
健康提醒:多喝水以退热降火滋养阴液。
小满
气候特征:气温明显升高,气候潮湿容易发生皮肤病。
健康提醒:清爽清淡饮食为主,注意清利湿热。
芒种
气候特征:天气湿热,是一年中人最懒散的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