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堪 陕西湖北争相开发汉江加剧污染.docVIP

南水北调中线堪 陕西湖北争相开发汉江加剧污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水北调中线堪 陕西湖北争相开发汉江加剧污染

南水北调中线堪忧 陕西湖北争相开发汉江加剧污染 来源: 于理扬的日志 ? ??? 打开中国地图,东西走向的黄河、长江雄踞中国南北;而南北走向、绵延1500多公里的汉江,几乎勾连了两大流域。    六七千年前,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正是在这一流域相融交汇,中华文明由此成型。此水与中华民族,皆名为汉。    是故,言及河流,中国自古有“江淮河汉”之说。汉江年径流量达550亿立方米以上,仅逊黄河100余亿立方米。其流域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仅湖北省汉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就有近2000万人,GDP亦占据该省的半壁江山。    更为难得的是,位于中西部地区的汉江,在近30年来与高速经济增长相伴的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下,至今仍保有一江清水。正是特殊地理位置和难得的处子之清,才使得汉江担负起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重任。    然而,也正是因为南水北调工程,汉江如今正面临严峻考验。    时值7月炎夏,位于湖北省省会武汉西北大约500公里外的丹江口,丛林尽绿。二次加高后的丹江口大坝横断汉江。坝的上游湖面,清翠平静,沙洲点点;坝下水流亦清澈甘冽。按照规划,四年之后,每年将有95亿立方米的水从此处一路向北,经1000多公里,直抵京津二市——这项宏伟的工程,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原本水资源就相对贫乏的中国华北地区,陷入前所未见的持续水危机中。调南方长江流域之水维持北方经济,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出路。在南水北调工程所规划的东、中、西三线中,西线由于反对声音众多,上马与否仍未最终确定;东线则面临沿线水质污染的严重威胁;惟有从汉江引来一江清水的中线工程,为京津冀豫各地翘首以待。    然而,作为水源地的陕鄂两省,却有着别样的感触。    实际上,作为汉江发源地的陕西省,本身亦为北方缺水大省,但不在南水北调工程受水省份之列。为解本省缺水之患,在南水北调工程推进的同时,陕西省也在力推引汉(汉江)济渭(渭河)工程,即从汉江源头调水入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以解陕西全省缺水燃眉之急;与此同时,陕西省还在汉江上游的干流,进行七级梯坝开发。    陕西的这些工程,对于位于汉水下游的湖北省汉江平原来说,可谓雪上加霜。江汉平原是湖北经济命脉所在,南水北调加上引汉济渭,使得汉江水量大减,可能造成灌溉、饮水和污染等诸多难题。    同样地,为了寻求补偿,湖北省也在启动引江(长江)济汉(汉江)工程;同时也将在汉江中下游干流,兴建七级梯坝,逐次建坝蓄水,以期最大限度地利用汉江水,弥补水源的短缺。    如今,在整个汉江流域,数百座大坝已经屹立,为数众多的水电站仍在建造。    每一项工程都会有自己的利益和考虑,但汉江只有一条。汉江之水,并非无穷无尽。汉江未来走向何方,存在无数变量;各种挑战,却已近在眼前,如日渐逼近的水污染,以及愈演愈烈的地方政府“水割据”。    如果这一切失控,亿万斯年的滚滚汉江,会不会被肢解、瓜分,最终成为失去生命力的一江死水?   陕西“引汉济渭”   如果从2015年起,“南水北调”和“引汉济渭”工程先后调水,汉江中下游将因此减少至少10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汉江年径流量的五分之一    在距离丹江口大坝数十公里外的河南淅川县陶岔村,施工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汉江之水,就将从这里的南水北调干渠渠首枢纽调出,通过数十米宽的明渠,一路逶迤北上。    历经五年施工,丹江口大坝已从162米“长高”到176.6米。水库的“体重”(即蓄水库容),则由最初的174.5亿立方米,增加到290.5亿立方米。按照计划,2014年汛期过后,丹江口水库正式向南水北调中线供水,首期年供水量将为95亿立方米。这一调水量,几乎相当于黄河年径流量(661亿立方米)的六分之一。    根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下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布的数字,丹江口大坝以上(即汉江上游)地表水资源总量为388亿立方米,扣除每年23亿立方米左右的耗水量,水库年入库水总量为365亿立方米。    这意味着,中线首期调水量已达丹江口入库水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南水北调中线环评报告承认,首期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流量将减少26%。水位显著下降,不仅会导致大量取水灌溉设施报废、水体自净能力降低、航运条件变差,更有三分之一的鱼类可能面临灭绝危险。    湖北省多位专家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警告说,情况可能更糟。因为官方公布的上游地表水资源总量,是根据1956年至1990年间的相关水文数据得出。而1990年至今,由于上游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上游地表水资源总量一直呈下降趋势。虽然至今仍未有准确的官方统计,但有专家甚至认为降幅很可能已经达到一成以上。    此外,湖北还有另一层担忧。按输水总干渠设计流量为350立方米/秒计算,其多年平均调水量,最高可达110亿立方米

文档评论(0)

quechui3886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