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法律解释与法律的推理.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 法律解释与法律的推理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单项选择 1、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的“法律”一词应做:(A) A、扩充解释 B、限制解释 C、字面解释 D、逻辑解释 2、主诉检察官陈某办理某单位的一起走私案。此时,他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是下列哪一项?(C) A、兼顾国家利益和单位利益 B、充分考虑走私单位职工的经济利益要求 C、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D、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权衡利弊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条:婚姻法第3条、第32条、第46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 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该解释为:(B) A、字面解释 B、限制解释 C、扩充解释 D、体系解释 4、在法律推理中,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是:(B)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辩证推理 D、类比推理 5、我国社会主义司法的要求是:(B)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正确、合法、及时 C、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D、从重从快 6、下列哪个属于正式解释? () A、某法学家关于刑法第14条的解释   B某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婚姻法第17条的解释 C.某地税局在执法过程中对《税收征收管理法》第70条的解释 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有关问题的批复“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法律规范是大前提,案件事实是小前提,结论就是判决。”这种推理是(? ?)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D、逻辑推理 、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法律的解释有原则性的分歧时,最终的解释和决定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大主席团D、全国人大常委会 A、类比推理 B、归纳推理 C、演绎推理 D、辨证推理   解析:类比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论。其一般形式为:   A事物有a、b、c、d属性   B事物有a、b、c属性   因此,B类事物也具有d属性。   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论,归纳推理主张的是如果前提为真,结论就比较有可能为真或者不是假的。   演绎推理是从大前提和小前提中必然地推导出结论或结论必然地蕴涵在前提之中的推论。   设证推理是对从所有能够解释事实的假设中优先选择一个假设的推论,其一般形式是:   C被观察到或待解释的现象  待解释现象C   如果H为真,那么C是当然结果  如果H,则C   因此,H??? 所以H 根据上述四种推理的概念,结合本题,大前提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小前提是“张某殴打他人造成轻伤”,结论是“对其判处二年有期徒刑”。所以法官所用的是演绎推理。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禁止攀枝摘花。”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 C )   A、扩大解释 B、文法解释 C、目的解释 D、历史解释   分析:本题考查法律解释的分类。扩大解释是指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为窄时。做出比字面含义为广的解释。文法解释是指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律。历史解释是指通过研究有关立法的历史资料或者从新旧法律的对比中了解法律的含义。   将“禁止攀枝摘花”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这种解释与扩大解释、文法解释、历史解释都没有关系,而是从保护花木的目的所作出的解释,因此属于目的解释。 11、2008单项选择:某法院法官在审理案件中推理如下:《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张某殴打他人造成轻伤,所以对其判处二年有期徒刑,其是用什么推理方式?(C) A.、类比法律推理 B.、归纳法律推理   C.、演绎法律推理 D.、设证法律推理 12、2007单项选择:200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了修正,增加了“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的规定,但没有对“性骚扰”予以具体界定。2007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规定“禁止以语言、文字、电子信息、肢体等形式对妇女实行骚扰”。关于该《办法》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