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胎教学说是中国教育
第25卷第2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01.25.No.2
Wuhan 2002
2002年6月 J.of Uni.ofSciTech.(NaturalScienceEdition) JuFte
中国古代胎教学说是中国教育
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刘隆炎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80)
摘要:明确提出中国古代胎教学说是中国教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是世界胎教学说的策源地。这是
因为,远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期中国就有有关胎教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先哲对胎教理论探讨甚多,
尔后胎教学说推陈出新、日新月异,而且这一观点得到了外国著名学者的首肯。着重论证了中国古代胎教学
说具有无庸王疑的科学内涵和科学机制;指出中国古代胎教学说的理论基础“外象内感”理论是无可辩驳的
科学哲理.将胎教与养胎、护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中国古代胎教学说的一大特色。最后提出,中国古代胎教
学说对于当今的优生优育工作具有可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中国古代胎教学说;孕妇;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85(2002)02—0195—04
生等,以避免胎儿先天“癫痴顽愚,瘴痖聋聩”。
1 中国是世界胎教学说的策源地
他提倡胎教胎养,继承并发展了北齐徐之才的
中国古代胎教学说是中国教育宝库中的一颗 《逐月胎教法》,在《千金方·养胎》中提出了“弹
璀璨明珠,它对促进人类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 琴瑟,调心神,和性情,节嗜欲,庶事清净”的胎教
勋。 胎养原则。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在其《小学集注-
中国是世界胎教学说的策源地。远在3000立教》中指出,人受教育应从胎儿开始,“古者妇
多年前的殷周时期就有有关胎教的记载。最早的 女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
记载见于汉代贾谊著《新书·胎教》,其文日:“周 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
后妃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渲, ……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清末著
独处不据,虽怒不詈,胎教之谓也。”这就是说,周 名思想家康有为也十分强调胎教对一个新生儿成
后妃孕育周文王期间非常重视胎教,从而产生了 长的重要性:“天下之人皆出子胎.胎生既误,施
中国第一代名君周文王。无独有偶,中国古代伟 教无从。然者胎教之法,其为治者之第一要欤。”
大的思想家孟子的母亲倪氏亦非常重视胎教,她 (《大同书》)他主张建立胎教院,以培养聪明后
在孕育孟子期间给自己订下了“四不戒律”:“目 代,提高人口质量。随着时代的推移,中国古代胎
不视恶色,耳不闻恶声,心不妄想,非礼勿视。”倪 教理论愈益全面、完善.古人越来越重视“胎教之
氏持“四不戒律”,从而生产了流芳千古、举世皆 道”,视其为“孕宝”而“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
颂的伟人孟子。战国时期,齐稷下唯物派曾对胎 庙宇,为后世戒”(《颜氏家训》)。
儿的形成、发育过程作过精辟的论述:胎儿是男女 由上可见,中国是世界胎教学说的策源地,这
精气相合之后,由于水化作用,形成五脏、九窍,经 已为世人所公认。美国学者托马斯·伯尼在《神
十月而生,生而能目视,能耳听心虑。这些认识直 密的胎儿生命》一书中指出:中国在1000多年前
接影响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