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方案大全
瘟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
证候诊断证::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证推荐中成药:推荐中成药:
2.饮食调理:提倡肠道内营养,包括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适量蛋白饮食, 肝性脑病患者需限制经肠道蛋白摄入。
3.情志调摄:调畅情志,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预防感染:注意消毒隔离,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医院内感染发生。
评价标准
(TBil降至正常值上限5倍以下,PTA40%或INR1.6);
(4)8、12、24、48周生存率。
(二)评价方法
(MELD)评分变化:MELD=3.8×ln(总胆红素mg/dl)+11.2×ln(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9.6×ln(肌酐mg/dl)+6.4×病因学(胆汁淤积或酒精为0,其他为1)。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表
临床症状 等级 积分 临床表现
面目发黄如桔皮 无 0 轻 1 略有黄染,色鲜而浅 中 2 色鲜如桔皮 重 深黄色鲜呈金黄色
面目发黄如烟熏 无 0 轻 1 略有黄染,色偏晦暗 中 2 色晦暗呈灰黄色 重 3 深黄,黄中带黑,呈黧黑色
面色晦暗 无 0 轻 1 面微灰无华,如尘蒙面,细查方得 中 2 面灰暗无泽,似铁灰色,稍察即得 重 3 面灰黑而枯,如熏烟煤,一望而惊
乏力
无 0 轻 1 动则易疲劳 中 2 自觉体倦乏力 重 3 乏力欲卧,或极度乏力,四肢不举
食欲减退 无 0 轻 1 进食量减少1/3 中 2 进食量减少1/3~1/2 重 3 进食量减少≥1/2
腹胀
无 0 轻 1 偶有,食后半小时缓解 中 2 经常,食后半小时以上缓解 重 3 整日腹胀,进食后加重
肢体困重 无 0 轻 1 肢体发重,有困束感,注意始得,活动乏力 中 2 肢体重滞,困束感明显,不意亦得,活动费力,有难受感 重 3 肢体困重,活动感极费力,神倦懒言,卧亦不适
口干 无 0 轻 1 自觉口干,持续时短 中 2 口干明显 重 3 整日口干
便下不爽 无 0 轻 1 便下有涩滞感,排出欠爽,排出时间稍有延长 中 2 便下涩滞,欲排难出,排便时间明显延长 重 3 便下涩滞,甚难排出,断断续续,努责而下,排便时间成倍延长 注:舌脉具体描述,不计分。
肝厥(肝性脑病)中医诊疗方案
(试行版)
一、诊断
二、治疗方法
三、疗效评价NCT-A
NCT-B
评分标准:
患者年龄 NCT的正常值范围 34岁 44.3秒 35~44岁 59.6秒 45~54岁 67.4秒 55~64岁 79.7秒 65岁 99.5秒
附件3: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测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是指刺激肢体末端粗大感觉纤维,在躯体感觉上行通路不同部位记录的电位,主要反映周围神经、脊髓后束和有关神经核、脑干、丘脑放射及皮层感觉区的功能。
1.检测方法:使用肌电图仪,表面电极置于周围神经干,常用的刺激部位是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等。上肢记录部位通常是Erb点、C7棘突及头部相应的感觉区;下肢记录部位通常是臀点、胸12、颈部棘突及头部相应的感觉区。
2.波形的命名:极性+潜伏期(波峰向下为P、向上为N)。正中神经刺激对侧顶点记录(头参考)的主要电位是P14、N20、P25和N35;周围电位是Erb点(N9)和C7(N11,N13)。胫后神经刺激顶点(Cz′)记录的主要电位是N31、P40、N50和P60;周围电位是臀点(N16)和T12(N24)。
3.异常的判断标准:潜伏期延长和波形消失等。
肝胆管结石(静止期)中医诊疗方案
(试行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肝胆管结石诊断治疗指南》。
1.临床表现:静止期常有右胁或牵及胸背部隐痛、胀痛,部分病人有肝区叩击痛,无黄疸、发热恶寒。
2.实验室检查:静止期可有血清碱性磷酸酶、Y-谷氨酰胺转肽酶升高或血清转氨酶偏高,血脂、血糖或有偏高。
3.影像学检查肝胆管结石的确切诊断和了解肝胆管系统的病理状况,最终需要依靠现代影像学检查。
(1)B超和CT检查:有助于了解结石的大体位置、数量和胆管扩张情况。B超准确率在70%左右。CT准确率平均80%左右。
(2)经皮经肝穿刺胆系造影(PTC)和经内镜胆胰管逆行造影(ERC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