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回乡文化园――回族文化的亮丽风景线.doc
中华回乡文化园――回族文化的亮丽风景线
中华回乡文化园建造在中国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城西,是宁夏回乡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支持下,历经六年艰辛创建的一处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景区,也是国内、区内中国回族文化习俗的重要陈列展示场所。该文化园区以回族伊斯兰建筑文化打造旅游景区的景观,以征集收藏发掘研究中国回族历史文化遗产资料为陈列展示展演内容。整体规划占地66万平方米,现已建成的园区一期工程占地19.8万平方米,在坐西面东的中轴线上建有大团结广场、主体大门楼、圣洁广场、回族博物馆、民俗村;轴线南北两侧建有水塘、礼仪大殿、演艺大厅(阿依莎宫)、穆斯林风味餐厅、穆斯林艺品购物街等多功能的服务设施,建筑总面积约三万余平方米。这些单体建筑,映衬在绿地湖面水系之间,可同时接纳数万人。游客可以参与各项文化娱乐活动,浏览园区富有伊斯兰装饰风韵的特色建筑,参观回族历史文化与伊斯兰文明的陈列展示,鉴赏回族与伊斯兰文明的珍贵文物,感悟回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领略回族对华夏文明的贡献,了解回族跨越式发展的变化。
宁夏回乡文化实业有限公司的领导者,是在潜心学习、钻研伊斯兰建筑文化和中国清真寺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经过对这些系统的建筑史料进行类型学的对比研究和深思熟虑,提出借鉴海内外伊斯兰古建筑优秀作品和中国回族清真寺经典实例的创新构想,与承担项目建筑规划设计的业内人士共同研讨,编制修订、完善设计施工方案,甚至不惜工本,延请民间工匠描画图案、制作出模型大样,反复推敲其艺术观瞻效果后,做出施工决定,逐个进行实施。所以,中华回乡文化园规划设计与施工建造,是宁夏回乡文化实业有限公司深入继承发掘和研究利用伊斯兰建筑文化和华夏传统建筑文化优秀成果的一次创新建设工程。从中华回乡文化园如下几方面可以看出它彰显出的文化特色和创新精神:
(一)坐西面东的朝向与园林式布局呈现出伊斯兰建筑的传统和回族建筑文化的特征。东方清真寺的坐向,遵循着穆斯林朝拜天房的方向进行定位,将其主体建筑建造在山水映衬、林木环绕的开阔地带和穆斯林社区之中,便于穆斯林聚集活动。中华回乡文化园依然遵循这一理念,进行构思规划布局建造。
(二)园中各单体建筑,依其在景区中的功能,在形体构造和内外装饰上,都选取伊斯兰建筑的优秀造型风范和装饰图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采用不同的设计施工手段进行创建,使得主体大门楼、回族博物馆、礼仪大殿、民俗村、演艺大厅、餐饮中心,各单体建筑的体量造型和装饰各具特色,而整体色调又相协调一致,高低错落、奇伟雄浑、纯洁庄重,饱含着伊斯兰风韵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彰显当代中国回族开放的胸怀,充分满足了做为回族伊斯兰文化旅游景区的景观艺术需求。
(三)园区各项特色建筑,运用系统详实的回族伊斯兰历史文化资料、民俗和传奇历史人物史迹资料,进行系统陈列展示展演,充分发挥了单体建筑的实用功能,对回族文化进行收藏集成、弘扬传承。在创办开拓文化产业,将回族文化推向市场的同时,普及了回族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知识,满足了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促进了民族团结。
中华回乡文化园最引人瞩目的,是回族博物馆和金色礼仪大殿。回族博物馆是一座借鉴伊斯兰建筑的优美造型与回族文化传统的特色建筑,是文化办园的支撑和艺术精髓所在。该馆平面呈“回”字形布局,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内置六厅四室:五个陈列展示厅、一个演播厅和保管室、办公室、接待室、研究室。具备收藏保管、陈列展示展演、研究交流、接待参观四大功能,为西部地区文化建设和景点建设,增添了一道瑰丽的风采。
为了弘扬回族文化,传承华夏文明,突出展示效果,该馆历时三年征集收录了数千件海内外回族伊斯兰古迹资料与文献图书资料,从中精选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代表性遗物、遗迹、文献图片资料,进行科学分类归纳,通过精心设计,采用跨越时空概括再现的艺术手法,结合制作模型、辅助展品等形象资料,策划筹办出中国回族历史文化基本陈列展览,并按五大专题进行系统的布展陈列,集中展现出中国回族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伊斯兰文明进程与文明互动、中国回族形成的传奇经历和独特文化习俗、回族在华夏文明史上的重要贡献、宁夏回族的形成与发展变化五大专题,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寓教育性于观赏性之中。该馆自2006年开馆以来,共接待游客45万余人,吸引了广大海内外人士和穆斯林群众。开馆至今,博物馆接收来自本区、甘肃、北京、香港等地穆斯林人士和伊斯兰国家阿曼、科威特与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官员的捐赠约20余批,捐赠图书资料329册、捐赠文物322件,捐赠书画作品86幅。这些捐赠丰富了博物馆的文化与文物资料的积累,充实了陈列展示。目前,园区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