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直流溅射ITO薄膜近期工作总结
TFTSOP
刘洋
材料
溅射类型
编号
Ar:O2
膜厚
(nm)
编号
方阻
(Ω/□)
电阻率
(10-3Ω·CM)
ITO
RF
RFO1
40:0
170.5
RF51
44
0.75
RF52
41.5
RFO2
40:1
131.5
RF61
0.5M
6575/9731
RF62
0.74M
RFO3
40:2
85
RF71
12M
102000/45050
RF72
5.3M
RFO4
40:3
48.8
RF81
25~50M
122000~244000
RF82
一、实验目的:测量RF溅射不同氧分压对ITO薄膜的特性影响;
制备条件:玻璃基底,靶材成分In2O3:SnO2=90%:10%,基底温度RT,RF溅射功率80W,
工作气压1.0 Pa,真空条件8.7×10-4Pa,Ar:O2=40:0/40:1/40:2/40:3,溅射时间10min;
实验仪器:溅射台,膜厚仪; 实验材料:硅片,1*1CM玻璃片;
实验结果:
氧分压增加,溅射得到ITO氧空位减少,载流子浓度减少,电阻率升高。相比DC溅射,RF溅射ITO薄膜过程中对氧气更敏感。
材料
溅射类型
编号
膜厚
(nm)
电阻率
(10-3Ω·CM)
ITO
DC
3
~50
0.892
4
~100
0.888
5
~150
0.711
6
~200
0.672
二、实验目的:测量DC溅射不同厚度对ITO薄膜的特性影响;
制备条件:玻璃基底,靶材成分In2O3:SnO2=90%:10%,基底温度RT,DC溅射功率60W,
工作气压1 Pa,真空条件5.9×10-4 Pa,Ar:O2=40:1;
实验仪器:溅射台,膜厚仪; 实验材料:4inch玻璃片;
实验结果:
直流溅射薄膜厚度增加,电阻率降低,紫外光吸收边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向长波方向移动,载流子对紫外光的吸收增加,即载流子的浓度增加导致。
材料
溅射类型
编号
基底温度(℃)
电阻率
(10-3Ω·CM)
ITO
DC
11
RT
0.49
12
100
0.65
13
200
0.34
14
300
0.15
三、实验目的:测量DC溅射基底温度对ITO薄膜的特性影响;
制备条件:玻璃基底,靶材成分In2O3:SnO2=90%:10%,基底温度RT/100/200/300℃,
DC溅射功率60W,工作气压1 Pa,真空条件9×10-4Pa,Ar:O2=40:1,时间5min,
膜厚120nm~140nm左右;
实验仪器:溅射台,膜厚仪; 实验材料:4inch玻璃片;
实验结果:
温度升高有助于晶粒生长,增加载流子迁移率,提高ITO 薄膜结晶程度,ITO薄膜电阻率降低,透过率降低。紫外光吸收边随着基底温度的升高而向长波方向移动,载流子对紫外光的吸收增加,即载流子的浓度增加。
材料
溅射类型
编号
工作气压(Pa)
电阻率
(10-3Ω·CM)
ITO
DC
19
0.3
0.49
20
0.5
0.61
21
1.0
1.58
22
1.5
300
四、实验目的:测量DC溅射气压对ITO薄膜的特性影响;
制备条件:玻璃基底,靶材成分In2O3:SnO2=90%:10%,基底温度RT,DC溅射功率60W,
工作气压0.3/0.5/1.0/1.5 Pa,真空条件6×10-4Pa,Ar:O2=40:1,溅射时间5min;
实验仪器:溅射台,膜厚仪; 实验材料:4inch玻璃片;
实验结果:
直流溅射气压增加,电阻率增加,而紫外光吸收边随着工作气压增加并没有发生移动,载流子浓度变化不大,电阻率增加可能由于薄膜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增加,对载流子的散射增加导致。
Q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活中的法律保护.ppt
- 生活中的法治与法律逻辑.ppt
- 生活中的美的主题班会.ppt
- 生活化学-6环境化学.ppt
-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最后第二页).ppt
- 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流程.pptx
- 生物公司业务员工作总结模版(新).ppt
- 生活处处有语文综合活动归类.ppt
- 生物医学工程仪器简介.ppt
- 生物力学CHP3物质的粘弹性.ppt
- 2025年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标准卷.docx
- 2025年山西省临汾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2025年山西省晋城市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学生专用.docx
- 2025年天津市影视剧社区公益展映长效机制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染料中间体制造硫酸厂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林业碳汇交易机制构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体育中心水上竞技训练专业乐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数字城市智慧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鲟鱼养殖碳汇交易机制探索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游戏制作二次元恋爱养成视觉小说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