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柳的文学概论课展示试卷.pptVIP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幕遮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颖亭留别 —元好问【元】 古人重兮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诧。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虽然在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所要形成的境界不同,但是在创作的心理机制上上,其实是相似的。有我之境需要在动荡的心理渐趋安静时,才能再度审视情感的特性,才能将以物观物的过程和心理完整的表达出来。 1.之:即“往”的意思 移情作用与有我之境 欣赏自然时,在聚精凝神的见照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 有时是物的情趣随我的情趣而定:惜别时蜡烛可以是流泪的,兴到浓时青山亦觉点头;有时是我的情趣随物的姿态而定:听到《第五交响曲》时,我的内心是慷慨激昂。 “情感的误置” 作为观赏景物的观者,把我放在物里,设身处地,去分享它的活动与生命。在自己的活动中领略事物的美。 “第一流的诗人都看得清楚事物本来的面目,第二流的诗人才有‘情感的误置’。” —罗斯金 所谓无我之境,即侧重寻求诗人与被观察事物之间的一种本能契合,在弱化诗人主体意识的同时,强化物性的自然呈现,从而使诗人与物性之间形成一种均势。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 无论表达哪一种境界,诗人必须先将自己处于一种静思状态,才有可能将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予以准确表达。 所以在表达无我之境时,固然得是“静中得之”。 写景不宜隐,隐易流于晦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写情不宜显,显易流于浅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忆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阳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艺术最大的秘诀就在于隐藏 诗者,抒情为主,情寓于象,宜于恰到好处为止。 情不足而济之于才,才多露一分便是情假一分。 作诗与其失之才胜于情,不如失之情胜于才。 诗中的谐趣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撼轲长苦辛。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滑稽 豁达 豁达者,澈悟人生世相觉忧患欢乐都属无常,物不能羁绊我而我则能超然于物,这种“我”的觉醒便是欢愉所自来。 滑稽者见到事物的乖讹,只一味持儿戏态度,谑浪笑傲以取乐。 豁达者虽超世而却不忘情于淑世,滑稽者则由厌世而玩世。 * 你能想到什么......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断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 暮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间词话》中的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我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德桢,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华大学教授,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 王国维是近和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代表作品有《人间词话》《曲录》《观堂集林》。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本文学批评著作,其视角带有一种明显的西洋美学思想。 《人间词话》的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其“境界”说,同时以“境界”为核心,王国维构建了一个境界说的范畴体系: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造境与写境,隔与不隔, 大境与小境,常人之境与诗人之境,等等。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