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与耐缺氧.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缺氧与耐缺氧概要

节次:机能实验学2 第5次课 内容:缺氧与耐缺氧 学时:4h 主讲: 时间:2016年10月 地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机能实验中心 缺氧与耐缺氧 * 实验目的 复制各种缺氧的动物模型,掌握缺氧的分类、特点; 观察缺氧时机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变化;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和环境温度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 携 摄 运 用 实验原理 定义:当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 实验原理 * 乏氧性缺氧:PO2降低 血液性缺氧:Hb质/量改变(贫血,CO中毒,亚硝酸盐中毒) 循环性缺氧:血量减少(组织缺血/淤血) 组织性缺氧: 氧利用障碍(氰化钾,叠氮钠中毒)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 动物:小白鼠,雌雄不拘,体重18g-22g。 药品与试剂:1%苯甲酸钠咖啡因注射液、0.1%复方冬眠灵注射液(每1ml含冬眠灵和非那根各1mg) 、苦味酸、甲酸、浓硫酸、5%氢氧化钠、5%亚硝酸钠、1%美兰、0.05%叠氮钠。 * 实验方法 一、乏氧性缺氧 小鼠1:0.1ml/10g剂量腹腔注射冬眠灵,放入一缺氧瓶(瓶中事先加入2粒钠石灰),10分钟后盖紧瓶塞,放入0-4℃冷水,开始计时。 小鼠2:0.1ml/10g剂量腹腔注射咖啡因,放入一缺氧瓶,5分钟后盖紧瓶塞,放入38-40℃热水,开始计时。 * 实验方法 二、CO中毒 小鼠3:一氧化碳发生器,甲酸(下,3-4ml)+浓硫酸(上,2-3ml),小鼠放入广口瓶,从浓硫酸开始滴下时计时至小鼠死亡,心脏取血 小鼠4:正常小鼠颈椎脱位法处死,心脏取血 两滴血分别滴加等量氢氧化钠观察颜色变化 * 材料与方法 三、亚硝酸亚中毒 小鼠5:腹腔注入5%亚硝酸钠0.1ml/10g,紧接着腹腔注射1%美兰0.2ml/10g。 小鼠6:腹腔注入5%亚硝酸钠0.1ml/10g 四、叠氮钠中毒 小鼠7:腹腔注射0.05%叠氮钠溶液(0.4ml/10g) 实验方法 观察项目 药物注射后小鼠呼吸,运动情况。 记录各组小鼠存活时间。 小鼠口唇,耳廓颜色。 尸检取血,对比血液颜色。 l. 小白鼠腹腔注射,宜从左下腹进针,避免伤及肝脏,也应注意勿将药液注入肠腔。 2. 注意强调两个缺氧瓶容积相等,即瓶子大小和瓶塞大小均要一致。 3. 缺氧瓶须密闭,盖紧瓶塞前先放入一小袋钠石灰(约 5g),以吸收小白鼠呼出的CO2。 4. 复制CO中毒模型时,通入CO浓度不宜过高,注意控制浓硫酸的滴入速度, 防止小白鼠迅速死亡,影响观察。 5. 小白鼠死后立即心脏取血,加NaOH的量与血液的量相仿。 6. 氰化物为剧毒,用后要洗手。CO为有毒气体,实验中通风要好,注意安全,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死亡动物。 【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 一般行为 呼吸 皮肤、粘膜、血液的颜色 存活时间 冬眠灵, 0-4℃ 咖啡因 38-40℃ 一氧化碳 正常对照 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 美兰 叠氮钠 一般行为 呼吸 皮肤、粘膜、血液的颜色 存活时间 冬眠灵, 0-4℃ 青紫 20分钟 咖啡因 38-40℃ 青紫 10分钟 一氧化碳 樱桃红 NaOH后不变色 5分钟 正常对照 红 加NaOH后棕褐 亚硝酸钠 棕褐 5分钟 亚硝酸钠 美兰 蓝 不死亡 叠氮钠 鲜红色或玫瑰红色 数十秒 结果 讨论 (1)小鼠注射冬眠灵 冬眠灵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加上寒冷环境,代谢率降低,单位时间耗氧量减少,所以同样量的氧,利用时间较长。 (2)小鼠注射咖啡因 咖啡因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小剂量作用于大脑皮质,较大剂量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 )加上高温环境,代谢率增加,单位时间耗氧量增加,所以同样量的氧,利用时间较短。 讨论 (3)小鼠CO中毒 I. CO与Hb亲和力比氧大210倍,在较低浓度优先于氧合。CO+Hb·Fe2+ →Hb·Fe2+-CO,碳氧血红蛋白(HbCO) Hb失去携氧能力。 Ⅱ. CO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2,3- 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 HbO2释放O2减少。 Ⅲ. CO同部分血红素结合将增加其余血红素对氧的亲和力,使解离曲线左移。 IV. 吸入高浓度CO时,CO可扩散入细胞而阻断呼吸链(组织性缺氧)。 讨论 (3)小鼠CO中毒 V. 碱性液体等可使Hb与O2亲和力异常增大,通过自氧化而产生高铁血红蛋白(铁为三价的衍生物,呈赤褐色) Hb-Fe2+ Hb-Fe3+OH 而CO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HbCO)性质稳定,对碱抵抗力较正常血红蛋白为强,故自氧化过程较慢而短时间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