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企出路在“供给侧改革”
——煤炭行业企业改革发展的思考(上篇)
衰为盛之终,盛为衰之始。
作为共和国经济基石的煤炭行业又一次经历“过山车”行情。在结束“黄金十年”后,又徘徊在低谷期。当前,由于世界经济不振,我国经济持续调整,加上煤炭产能严重过剩等原因,煤炭企业经营状况日趋恶化,全行业亏损面已超九成。从全国煤炭生产和外运大省的山西、内蒙古,到煤炭资源紧缺的贵州、云南,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煤炭企业举步维艰,备受煎熬。
雪上加霜的是,雾霾日益加重,环保压力山大,煤炭被误解为“罪魁祸首”;加上页岩气等新能源投产,“煤炭是夕阳产业”“处于穷途末路”甚嚣尘上,“去煤化”“革煤炭的命”不绝于耳。
曾是共和国“长子”、工业粮食的煤炭产业路在何方?前景灿烂还是暗淡?从政府到民众,都很关注,都很焦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病灶”已经找到,“药方”已经开出,只待药到病除。任何人都有理由期待美好的明天,因为风雨过后是彩虹。
“供给侧”改革是出路
自2012年以来,告别“黄金十年”的煤炭产业发展态势“急转直下”。这次“寒冬”的主要特点是“三冷四大”。
国际形势“冷”:世界经济回复乏力。
国内经济“冷”:中国经济从两位数高速增长转为7%左右中高速增长。
政策环境“冷”:向大气污染宣战。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4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环境保护法》。
过剩产能绝对量“大”。保守估计,我国目前的煤炭产能超过50亿吨。
进口冲击“大”。我国煤炭市场“被国际化”。
煤价下滑幅度“大”。秦皇岛港煤炭价格(5500大卡)从2011年10月的853元/吨跌落到2015年10月的380元/吨,跳水473元/吨,跌幅55%。
行业亏损面积“大”。国内煤炭行业盈亏结构由2013年的1/3盈利、1/3盈亏平衡、1/3亏损,急速跌至2015年90%以上的煤炭企业亏损。
产能过剩是造成本轮煤炭下跌行情的直接原因。在过去十年的黄金期里,行业发展不理智,企业决策者头脑发热,发展思路不清、路径不明,一味追求粗放式发展,重视规模、轻视质量,大批资金进入了煤炭行业,但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下行和环保压力下能源结构的调整,前期投资所释放的大量产能,成为煤炭行业由牛转熊的分水岭。
煤炭行业直接的下游行业为火电、钢铁、建材和化工,四大行业耗煤合计占比超过80%。其中,火电行业占煤炭消费的比例53%,钢铁行业占煤炭消费的比例18%,建材行业占煤炭消费的比例约14%。煤炭消费的最终端是基础建设和房地产,耗煤量占比高达20%。由此可见,基建投资和地产投资的变动或者变动预期是引导煤炭行业变动的本源,而这两者又与宏观政策紧密相关。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对过去的数据分析发现,GDP增速小于8%,煤炭消费弹性系数下降为0.5以下,甚至会出现负增长。雪上加霜的是,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和替代性行业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煤炭的需求端在逐步萎缩。如果供给端不发生实质性变化,处于寒冬的煤炭行业,就难以迎来春天。
中央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新方向:加快“供给侧”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供给侧”改革,是指从生产、供给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改革改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全面地阐释了“供给侧改革”改什么:
——“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化解过剩产能,通过价格调整、企业整合淘汰、拓展外部市场是主要方式。
——“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这意味着企业将通过结构性减税获益。
——“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这不仅能带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许多下游产业的发展,化解这些行业的产能,有效拉动就业,还是让2.5亿缺乏相应市民权利的城镇常住人口能真正定居下来的必要物质前提。
——“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是在资本层面强调供给的稳定性。
产业层面、调控层面、财税制度层面、资本层面的新部署,勾勒出了“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和规模。显然,“供给侧改革”不是针对经济形势的临时性措施,而是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
那么,从战术层面,当前的“供给侧改革”急需改什么?
第一,清理无效供给。政府要主动从市场干预中退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春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争做中国好儿童《第13课快乐儿童节》说课稿 .docx
- 视觉页面营销(分享).ppt VIP
- 人工智能AI工具DeepSeeK及使用培训讲座PPT课件.pptx
- 防撞隔离升降柱安装调试 投标方案(技术标85页) .pdf VIP
- JGJ160-2016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docx
- 基金规模和管理能力的错配.pdf VIP
- 情绪管理手册.pdf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机电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形考任务1-3+专题报告参考答案.docx
- 2023互联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监控指标规范.docx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进校园主题教育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