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复习
本单元重要图片 身着民族服装的各经济体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 * *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LOREM IPSUM DOLOR 本单元课程标准 (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3)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4)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5)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人民海军 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 新建海军 北海舰队 东海舰队 南海舰队 新中国成立后 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完成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20世纪70年代装备了我国自造的核潜艇 海军多兵种: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20世纪90年代) 人民空军 在陆军基础上建立 1956年,仿制成功歼5 20世纪50年代以后装备了自制的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 改革开放后现代化装备加强 导弹部队 担任核反击任务 1966年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20世纪60年代以后,装备了中程导弹、远程导弹、洲际导弹和导弹核武器 本单元重要人物 蒋 道 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背景 毛泽东向世界宣告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中国与苏联等国建交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态度和孤立政策 提出:1953年中印两国谈判 完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目的:为了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部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玄奘西游天竺 鉴真东渡日本 郑和下西洋 南京条约的签订现场 一、新中国成立时我国采取的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 会议主题: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中国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195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周恩来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开创了我国外交新局面 为我国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小结 1.时间:( ) 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 ) 3.会议主题:讨论 ——— 、————— 和—————— 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4.性质:第一次没有—————— 国家参 加的——————会议。 1955年 万隆 保卫和平 争取民族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 殖民主义国家 亚非国际 5.贡献:周恩来提出————— 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 非各国的——————。 6.“求同存异”方针的意义。 求同存异 团结与合作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本单元重要人物 周 恩 来 本单元重要人物 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 同 遭遇相同: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确立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本单元重点题 一、列举50年代两大外交成就: (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2)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 求同存异方针。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敌对:20世纪70年代前,中美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转机: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中美两国的共同需要 历程 ①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 ②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 ③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④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时间: 1971年10月25日 地点: 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 会议: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意义: 中国外交的一次伟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恢复在联合 国的合法地位 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与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外交工作的 新局面 本单元重要图片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三、70年代外交成就(梅开三度)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中日建交 1979年中美建交 重要言论: 尼克松回忆录: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周恩来: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复习课件 (共22张PPT).ppt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件( (共58页).pptx
-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ppt
-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课第一节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1.ppt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 空气2 (共20张).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致女儿的信》PPT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复习.ppt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七单元Reading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曹刿论战》课件 (共63张PPT).ppt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_《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