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管桩基础技术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管桩基础的几个问题 ; 国家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管桩的产品质量标准,全国的管桩厂都应 按这个标准生产预应力管桩,也按这个标准 来检测预应力管桩的产品质量,它不是管桩 基础的技术标准。 这个标准共有三个版本: GB 13476 – 92,于1992年颁布; GB 13476 – 1999,于1999年颁布; GB 13476 – 2009,于2009年颁布, 2010年3月1日实施,是最新的版本。 但是到目前为止广东很多地方还没有很好地 执行这个技术标准。; 关于管桩基础设计和施工的技术标准: 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一本专门的管桩基础技 术规范;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2008有部分预制桩的内容; 各省(市)地方标准《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其中浙江、福建、辽宁、云南、黑龙江、湖北、 吉林、广西、山东、广东等省(市)都陆续出 台了有关规程。 ; 广东省标准DBJ/T15–22–98《预应 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是我国最早 颁布的有关管桩基础设计和施工的综合性 技术标准。但2008年进行了修订,变成广 东省标准《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 技术规程》DBJ/T15-22-2008;另外又编 制了一本广东省标准《静压预制混凝土桩 基础技术规程》(送审稿)。 ;一、设计施工者要基本了解清楚的几个问题:;1-1、管桩基础的主要施工方法;锤击沉桩;静力压桩;长 螺 旋 钻 机; 螺 旋 钻;大直径管桩 新颖沉桩法 也叫中掘法 新研制的施工机械: 随钻跟管钻机 (中钻法);;1-2、常用管桩规格、型号及其应用承载力;常用管桩承载力一览表; 管桩应发挥其高承载力的特性,不宜用作地基 处理中的柔性桩,尤其是以强风化岩作持力层的管 桩,更不能这样做。 某大型输水管基础,设计成复合地基的形式: 在以强风化砂岩为持力层的Φ400管桩顶部,做一 层30~40cm的褥垫层,在垫层上浇筑混凝土底板, 在底板上搁Φ400的输水管。结果管桩刺破褥垫 层,输水管立即有10-20cm的下沉。 处理方法:灌浆加固褥垫层。以后同样的工 程,取消砂垫层,将混凝土底板直接与管桩顶联结 起来,做成刚性承台。;1-3、不宜应用或慎用管桩的地质条件;(3)基岩面上没有合适持力层的岩溶地层; (4)非岩溶地区基岩以上为淤泥等松软土 层,其下直接为中风化、微风化岩层, 或中风化岩面上只有较薄的强风化层; 这种地质条件俗称“上软下硬、软硬 突变”。 ;(5)桩端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且埋藏较浅 的风化岩; (6)地下水或地基土对管桩的混凝土、钢 筋及钢零部件有强腐蚀作用的岩土层。 简单地说,有孤石、障碍物的地层; 有硬夹层;石灰岩地层;“上软下硬、软 硬突变”的地层;遇水软化的持力层和强 腐蚀岩土层,不宜或慎用管桩。 ;静压法:除了与锤击法六条相同外,还有两 条也要注意: 现场地表土层松软且地面承载力特征值 ≤100kPa又未经处理的场地; 桩端持力层为中密~密实砂土层且其覆 盖层几乎全是稍密~中密砂土层; 静压桩在石灰岩岩面起伏不大的情况下 可以压下去,虽然桩端嵌固深度不大,但桩 身可以做到基本不破烂,若用锤击法施工, 桩的破损率可达到60%以上。; 广东省标准《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 (送审稿)在岩土工程勘察这一章中专门对表土层勘 察要求提出了一点要求:静压桩施工对表土层承载力 有较高要求,勘察时应采用轻便动力触探、取土样、 标准贯入试验等手段准确查明表层3m土层的承载能力。 在该条的条文说明中指出:勘察时应准确查明表 层3m土层的承载力,是指我省常见的表土层,对于深 厚、松软的素填土层则应另当别论。 5.2节内对压桩机的接地压强作了限制:压桩机 长船型履靴的接地压强不宜大于100kPa;短船型履靴 的接地压强不宜大于120kPa。;关于遇水软化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桩尖附近有水,强 风化泥岩遇水就软化,含泥较多的强风化 花岗岩体遇水发生崩解,于是桩端土承载 力大大降低。水的来源有两种:主要是外 界流入的水,还有是超孔隙水压力作用下 慢慢渗流出来的孔隙水。针对外界流入的 水产生了一个管桩内腔底部灌注封底混凝 土的做法,堵住桩尖不密封而引起漏水的 毛病。减少孔隙水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沉 桩率。 ;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