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管桩基础的几个问题; 国家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管桩的产品质量标准,全国的管桩厂都应
按这个标准生产预应力管桩,也按这个标准
来检测预应力管桩的产品质量,它不是管桩
基础的技术标准。
这个标准共有三个版本:
GB 13476 – 92,于1992年颁布;
GB 13476 – 1999,于1999年颁布;
GB 13476 – 2009,于2009年颁布,
2010年3月1日实施,是最新的版本。
但是到目前为止广东很多地方还没有很好地
执行这个技术标准。; 关于管桩基础设计和施工的技术标准:
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一本专门的管桩基础技
术规范;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2008有部分预制桩的内容;
各省(市)地方标准《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其中浙江、福建、辽宁、云南、黑龙江、湖北、
吉林、广西、山东、广东等省(市)都陆续出
台了有关规程。
; 广东省标准DBJ/T15–22–98《预应
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是我国最早
颁布的有关管桩基础设计和施工的综合性
技术标准。但2008年进行了修订,变成广
东省标准《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
技术规程》DBJ/T15-22-2008;另外又编
制了一本广东省标准《静压预制混凝土桩
基础技术规程》(送审稿)。
;一、设计施工者要基本了解清楚的几个问题:;1-1、管桩基础的主要施工方法;锤击沉桩;静力压桩;长 螺 旋 钻 机; 螺 旋 钻;大直径管桩新颖沉桩法也叫中掘法新研制的施工机械:随钻跟管钻机(中钻法);;1-2、常用管桩规格、型号及其应用承载力;常用管桩承载力一览表; 管桩应发挥其高承载力的特性,不宜用作地基
处理中的柔性桩,尤其是以强风化岩作持力层的管
桩,更不能这样做。
某大型输水管基础,设计成复合地基的形式:
在以强风化砂岩为持力层的Φ400管桩顶部,做一
层30~40cm的褥垫层,在垫层上浇筑混凝土底板,
在底板上搁Φ400的输水管。结果管桩刺破褥垫
层,输水管立即有10-20cm的下沉。
处理方法:灌浆加固褥垫层。以后同样的工
程,取消砂垫层,将混凝土底板直接与管桩顶联结
起来,做成刚性承台。;1-3、不宜应用或慎用管桩的地质条件;(3)基岩面上没有合适持力层的岩溶地层;
(4)非岩溶地区基岩以上为淤泥等松软土
层,其下直接为中风化、微风化岩层,
或中风化岩面上只有较薄的强风化层;
这种地质条件俗称“上软下硬、软硬
突变”。
;(5)桩端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且埋藏较浅
的风化岩;
(6)地下水或地基土对管桩的混凝土、钢
筋及钢零部件有强腐蚀作用的岩土层。
简单地说,有孤石、障碍物的地层;
有硬夹层;石灰岩地层;“上软下硬、软
硬突变”的地层;遇水软化的持力层和强
腐蚀岩土层,不宜或慎用管桩。
;静压法:除了与锤击法六条相同外,还有两
条也要注意:
现场地表土层松软且地面承载力特征值
≤100kPa又未经处理的场地;
桩端持力层为中密~密实砂土层且其覆
盖层几乎全是稍密~中密砂土层;
静压桩在石灰岩岩面起伏不大的情况下
可以压下去,虽然桩端嵌固深度不大,但桩
身可以做到基本不破烂,若用锤击法施工,
桩的破损率可达到60%以上。; 广东省标准《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
(送审稿)在岩土工程勘察这一章中专门对表土层勘
察要求提出了一点要求:静压桩施工对表土层承载力
有较高要求,勘察时应采用轻便动力触探、取土样、
标准贯入试验等手段准确查明表层3m土层的承载能力。
在该条的条文说明中指出:勘察时应准确查明表
层3m土层的承载力,是指我省常见的表土层,对于深
厚、松软的素填土层则应另当别论。
5.2节内对压桩机的接地压强作了限制:压桩机
长船型履靴的接地压强不宜大于100kPa;短船型履靴
的接地压强不宜大于120kPa。;关于遇水软化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桩尖附近有水,强
风化泥岩遇水就软化,含泥较多的强风化
花岗岩体遇水发生崩解,于是桩端土承载
力大大降低。水的来源有两种:主要是外
界流入的水,还有是超孔隙水压力作用下
慢慢渗流出来的孔隙水。针对外界流入的
水产生了一个管桩内腔底部灌注封底混凝
土的做法,堵住桩尖不密封而引起漏水的
毛病。减少孔隙水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沉
桩率。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力系统仿真技术技术总结.ppt
- 电力系统规划(电源规划)技术总结.ppt
- 矿物晶体化学(第三章+离子晶体的晶格能_技术总结.ppt
- 电力系统规划(输电网规划)技术总结.ppt
- 电力系统过电压第5章暂时过电压技术总结.ppt
- 矿物晶体化学_第一章++晶体的几何结构_技术总结.ppt
- 滑动轴承的刮研与安装技术总结.ppt
- 电力系统行业背景技术总结.ppt
-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技术总结.ppt
- 电力系统基础(第二章)n技术总结.ppt
- 2025年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都办学点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都办学点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完整版.docx
- 2024年江西省赣县移动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docx
- 2024年江西省广昌县移动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河道清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新版.docx
- 2024年江西省广丰县移动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必考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