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09高一语文《杜甫诗三首5》《琵琶行1》(课件).pptVIP

10.03.09高一语文《杜甫诗三首5》《琵琶行1》(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03.09高一语文《杜甫诗三首5》《琵琶行1》(课件)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能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 琵琶行   白居易出生时(772),王维去世11年(761),李白去世10年(762),高适去世7年(765),杜甫去世2年(770)。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2010年上学期 制作 07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2010年上学期 制作 07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2010年上学期 制作 07 杜 甫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波浪、风云、丛菊、孤舟、白帝城等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凋伤”“萧森”可以看出秋气的肃杀,“他日泪”“孤舟”可以看出诗人的忧伤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 这些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事物形象与思想感情的联系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二、事物形象与思想感情的联系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 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 联系作者,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 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 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小结二 事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小结二 事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抓其外在特征与内在的神韵 ?注意多角度归纳   在诗歌中,以景物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 小结二 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三、人物形象与思想感情的联系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三、人物形象与思想感情的联系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 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 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 夫形象。   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 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小结三 人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小结三 人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抓神态、动作、心理 ——直抒胸臆、寓情于事 评价思想感情的方法 评价思想感情的方法 ?景物形象抓景物的特点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评价思想感情的方法 ?景物形象抓景物的特点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事物形象抓其外在特征与内在的神韵       ——托物言志 评价思想感情的方法 ?景物形象抓景物的特点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事物形象抓其外在特征与内在的神韵       ——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