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SM系统原理技术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1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D:DTX衰减因子, I‘/I:使用DTX后和未使用DTX前系统的总干扰能量比 n:活动因子,应按60%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信号激励:本地信源。 * AGC?控制的是幅度?通过控制手机上行信号的大小实现,还是通过控制接受机内的参数实现? * * * * * * * * * Kc和什么有关?鉴权和加密的具体算法? * * * * * * * * * * * * * * * HR:VSELP,矢量和激励,5。6KBPS,性能与FR类似,21MIPS 没采用的原因:1、复杂;2、系统改动较大;3、给交织也带来困难;4、质量不高。 * * * * * * * * * ?同步数据、异步数据区别? * * * * ×: call deflection: * MSP:根据不同的呼叫类型(家用、商用,呼入、呼出)决定不同的使用业务。 VBS:一呼多,这时只有这一个可以呼出。 * * * * * * * PLMN业务区:一个运营者的概念以HLR为单位。 * * * * * 输入参数是一个随机序列和IMSI? * * * * * * * 地址 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 操作维护 信令消息 Layer 2 Higher layers Layer 2 寻址 * 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 问题3:一条消息如何从一点到达另一点,并最终到达其目的地; 多个用户的消息同时存在时,如何区别? 实际路由(用户路由信息) 用户复用 Layer 3 - 网络层 * 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 L2消息头 连接参考 Layer 4 数据 Layer 3 数据 Layer 3 - 网络 * 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 连接 参考 MS # 1 MS # 2 Layer 3 Higher layers Layer 3 寻址 * 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 GSM系统协议结构 两个主要协议群 1、7号信令协议群 A接口 NSS内部接口 GSM与其余网络接口 2、GSM专用协议群: Abis接口、Um接口 * 移动 C7 信令协议群 电话用户 TUP ISDN用户 ISUP MAP TCAP BSSAP (DATP+BSSMAP) SCCP MTP 3 MTP 2 MTP 1 2Mb/s Trunk OSI Layers Link 2 Network 3 Session 5 Presentation 6 Application 7 Physical 1 Transportation 4 SS#7 4 1 2 3 * 协议层名称 MTP-消息传递部分 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MAP-移动应用部分 TCAP-事物处理应用部分 BSSAP-基站子系统应用部分 TUP-电话用户部分 ISUP-ISDN用户部分 * GSM系统专用协议群 DTAP DTAP Direct Transfer Application Part BSSMAP BSS Management Application Part CM Call Management MM Mobile Management RR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SCCP Signal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 MAP Mobile Application Part TCAP Transaction Capability Application Part ISUP ISDN User Part MTP Message Transfer Part CM MM RR Sig. layer 2 Layer 1 (air) Sig. layer 2 Sig. layer 1 MTP SCCP BSSMAP RR (CM+MM) MS BSC MTP MTP SCCP SCCP CM MM BSSMAP TCAP MAP I S U P MSC Sig. layer 2 Layer 1 (air) BTS (CM) (MM) (RR) (CM) (MM) (RR) (CM) (MM) (LAPDm) (LAPDm) (LAPD) Sig. layer 2 Sig. layer 1 (LAPD) BTSM BTSM RR BTSM BTS Management Um Interface Abi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