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日本社会传统儿童观
浅谈日本社会传统儿童观 摘要:在日本的传统社会中,有“七岁以前的孩子都是神”的说法。反映了日本人非常重视七岁以前的婴幼儿。过去由于医疗水平的落后,婴儿的出生死亡率一直很高。人们将新生婴儿视作从灵界来到人间的使者,魂魄尚处于极不安宁的状态,所以家长对待七岁以前的孩子格外小心翼翼。为了保全孩子的生命,他们进行了各种人生礼仪。而七岁对于孩子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标志着他的灵魂从神的世界彻底来到了人间,是人生成长的另一个起点。故本文的考查对象即从孕妇怀胎开始至孩子七岁这个阶段的人生礼仪,由此来探讨日本社会的传统儿童观
关键词:七岁;人生礼仪;儿童观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084-02
近日,微博上几张日本幼儿园幼儿庆祝冬至的照片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照片中,五六岁光景的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光着上半身,只穿个小裤头,拿着毛巾冲向浴池准备冷水浴,以此庆祝冬至节的到来。摄影者是一位中国妈妈,她配文说:“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的天,都会穿非常短的短裤去上学。虽然这使得很多孩子没多久就冻感冒了,但是日本妈妈们对此的看法是孩子送幼儿园就是要来让他们生病的。”对于许多宠爱孩子的中国妈妈来说,这显然是不能理解,甚至有些不可思议的。然而,日本的妈妈却认为这种方式能够从小锻炼孩子的抗寒能力,等孩子长大也就很少再会出现着凉感冒的情况了。如此特殊的育儿观念使得笔者对日本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各种人生礼仪产生了浓厚兴趣
民俗学家坪井洋文将日本人的人生礼仪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从出生至成人的成长阶段内的礼仪。第二,从成人至婚礼、祝寿等成人阶段内的礼仪。第三,从死亡至每年忌辰的魂灵阶段的丧葬礼仪。第四,受祭奠的魂灵在最终的忌辰中成为祖先的灵魂并投胎至新生儿身上,重新步入成长阶段。这四个阶段循环往复,投胎的灵魂会在同一家族的夫妻所生婴儿身上得到重生。在日本的传统社会中,有“七岁以前的孩子都是神”的说法。反映了日本人对七岁以前的婴幼儿非常重视。因为过去医疗水平的落后,婴儿的出生死亡率很高。人们于是将新生婴儿视为从灵界来到人间的使者,魂魄尚处于极不安宁的状态,所以对待七岁以前的孩子格外小心翼翼。七岁对于孩子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标志着他的灵魂从神的世界彻底来到了人间,是人生成长的另一个起点。故本文的考查对象即从孕妇怀胎开始至孩子七岁这个阶段的人生礼仪,由此来探讨日本社会的传统儿童观
一、怀孕至生产阶段的礼仪
1.束保胎?А1Lゴ?即为在孕妇腰间缠的布带子,意为安胎保平安。一般于妊娠第五个月进行,有些地方也在第三个月或第七个月进行。孕妇可以自己准备腹带拿去神社开光,也可以由母亲或婆婆陪同去神社求取一条腹带缠在肚子上。束带材质为白色棉布,长7尺5寸3分,两头写有“寿”字。仪式会选在十二生肖里代表“狗”的“戌之日”进行,因为狗是很会生养的动物,基本不会难产,所以在这天祈福也是为了减轻孕妇的分娩痛苦,保佑母子平安
2.产饭。孩子出生后,家人要立刻准备一锅米饭,称为“产饭”。将煮熟的米饭用碗盛好,放在家里的神龛上,以此向产神表示感谢。产饭还会放在新生儿的枕边,给婴儿和产妇吃的同时邀请产婆、帮忙的朋友、邻里们等一起吃,人数越多意味着婴儿受到的祝福越多越能健康成长
二、出生至一周阶段的礼仪
现在的婴儿在出生后一般都可以平安养大。但过去很多的新生儿就算平安出生也会在不久后死掉。最危险的时间就是出生后的第三天或第七天。在医学知识贫乏的过去,人们为了帮助生存状态还极为不安宁的小生命渡过难关,于是通过诸多手段向神灵祈愿
1.三日祝。在日本,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要举行穿衣仪式,被称为“三日祝”。当天,父母帮助婴儿将胳膊和腿脚套进长者所赠的衣服内,用这样的仪式来表现婴儿穿衣的过程。日本很多地方还会把带有寓意的图案绣在婴儿服上,表达美好的祝愿,群马县的人们就将柿子的图案缝在上面,称为“柿衣”,希望孩子能够顺利成长。此外,日本人还习惯在婴儿服的衣袋中装上从神社寺庙求来的护身符,这样婴儿贴身穿着时就能得到神的保护
2.七日祝。日本人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七天要举行“七日祝”的仪式。在东日本通常会举行“雪隐参”,日语中“雪隐”的意思是厕所,这一天,人们在婴儿的脸上用红字写上“犬”,由产婆抱着去厕所进行参拜。祈求孩子能像狗儿一样健康长大。西日本则多举行“命名式”。传说孩子如果过了七天仍未取名,则有被地震或雷鸣震聋震傻的危险。取好新生儿的名字后要在提前准备好的命名书上记下名字和出生日期,分别贴在神龛、孩子的床头和房间中最显眼的地方。如家中供奉了祖宗牌位,还要贴在排位的附近,告之祖先和“产神”:孩子正式成为了家族的一员
三、出生一周后至七岁的礼仪
虽然孩子平安度过了出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