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码产生与特性分析实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N码产生与特性分析实验

实验一 PN码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PN码的编解码原理。 2、掌握PN码的软件仿真方法。 3、掌握PN码的硬件仿真方法。 4、掌握PN码的硬件设计方法。 二、预习要求 1、掌握PN码的编解码原理和方法。 2、熟悉matlab的应用和仿真方法。 3、熟悉Quatus的应用和FPGA的开发方法。 三、实验原理 1、m序列简介 m序列主要功能为:扩展调制信号的带宽到更大的传输带宽,即扩展频谱,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区分通过多址接入方式使用同一传输频带的不同用户的信号,在移动通信CDMA系统中作为用户地址码和基站地址码;除此外还可以作为扰码,平衡通信中”0”和”1”的数目。 m序列是有n级线性移位寄存器产生的周期为的码序列,是最大长度线性回馈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码分多址系统主要采用两种长度的m序列:一种是周期为的m序列,又称短PN码。另一种是周期为的m序列,又称长PN序列。 2、产生原理 m序列产生的一般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是各移位寄存器的状态,对应各各移位寄存器的回馈系数,表示该级移位寄存器参与回馈,表示该级移位寄存器不参与回馈。不能为0,这是因为意味着移位寄存器无回馈,而则意味着回馈移位寄存器蜕化为n-1级或更少的级数的回馈。 图1 回馈移位寄存器的结构模型 回馈函数为: (mod 2) ( 1-1 ) 上述的回馈函数是一个线性递归函数。当级数(n)和回馈系数确定后,输出就确定了。回馈的移位寄存器级数不同,则m序列的回馈系数也不同,表1列出了部分的m序列发生器的回馈系数,供读者使用时参考。表中给出的是八进制值,经转换成二进制数值后,可求出相应的回馈系数。m序列的 一个重要性质是:任一m序列的循环移位仍是一个m序列,序列的长度为。 表1 部分m序列发生器的回馈系数 级数(n) 序列长度 回馈系数 3 7 13 4 15 23 5 31 45,67,75 6 63 103,147,155 7 127 203,211,217,235,277,313,325,345,367 8 255 435,453,537,543,545,551,703,747 9 511 1021,1055,1131,1157,1167,1175 10 1023 2011,2033,2157,2443,2745,3471 11 2047 4005,4445,5023,5263,6211,7363 12 4095 10123,11417,12515,13505,14124,15053 13 8191 20033,23261,24633,30741,32535,37505 14 16383 42103,51761,55753,60153,71147,67401 15 32767 100003,110013,120265,133663,142305,164705 16 65535 210013,233303,307572,311405,347433,375213 17 1311071 400011,411335,444257,527427,646775,714303 18 262143 1000201,1002241,1025711,1703601 19 524387 2000047,2020471,2227023,2331067,2570103,3610353 20 1048575 4000011,4001151,4004515,6000031 3、m序列发生器的建模与设计举例 从表中选m序列的级数n为7,序列长度为m=127, 若选回馈系数的八进制数值为255,转换成二进制数值即 C7 C6 C5 C4 C3 C2 C1 C0 1 0 0 1 1 1 0 1 图2 n=7的回馈移位寄存器的结构模型 4、m序列的性质 (1)均衡性:在一个周期中“1”的个数比“0”的个数多1; (2)游程特征:一个周期中长度为1的游程数占游程总数的1/2;长度为2的游程数占游程总数的1/4;长度为k的游程数占游程总数的1/2k。 (3)移位相加特性: m序列与其移位序列模2相加的序列仍是原序列的移位序列。 (4)相关特性:m序列自相关函数输出为,m序列与其移位序列的相关函数输出为-1。 (5)计数:同长度不同反馈逻辑的m序列的数目等于同幂次的本原多项式的数目。可以证明:n幂次本原多项式的数目为:。其中为欧拉函数,它等于小于x且与x互质的数的个数(包含1)。 四、PN码产生和特性分析仿真 1、建立仿真文件(pn.mdl) PN13的Sample Time设置为SampleTime; PN13的Generator polynomial设置为[1 0 1 1]; PN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