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可看出中国古代官服的什么特点? 等级森严 礼治规范 变化: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带领结。 观察下列两幅图说出服饰的变化 民国成立后西装流行的原因: 从穿着的角度来讲,西装适体,适应了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趋势; 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看,是中华民国成立后是民国政府剪发易服的产物; 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民国初年,特别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全盘西化思潮在服饰领域内的反映 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 五四前的结婚照 清末结婚照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 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1926年3月上海) 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 * * LOGO 物质生活和社会 习俗的变迁 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双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茅盾《子夜》 请回答: ⑴在材料中,有哪些东西是吴老太爷以前生活中所没有的? ⑵材料中吴老太爷的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20世纪20年代 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近代男子服饰的演变: 通常:长袍马褂 清官服:严格的等级 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民国成立后流行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出现并流行几十年 中山装:是孙中山结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服装。其特点是中西合璧 五权: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 中山装的奥妙 和平统一 二大理念:严谨治国 以文治国 三民主义:民族、民 权、民生 四维:礼、义、廉、耻 20世纪20年代后,人们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对旗袍进行了多次改良,成为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晚清:宽松肥大,鸦片战争后开始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发展。代表:旗袍 2.近代女子服饰的演变: 3.近代以来中国服装发展的总趋势: ①封闭、保守、拘谨、呆板、等级森严—— 开放、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 ②传统与现代并存、中式与西式并存的同时渐渐出现中西合璧的服装 4、中国近代服装趋势产生的原因 ①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②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以及留学生群体的出现,中国人开始追求个性解放 5.新中国服饰变化 (1)建国到文革: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 (2)文革到改革开放:军装、干部服 (3)改革开放后:暖-好,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 6、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服装变化的特点成因: 特点:由朴素单一保守、政治色彩浓厚到款式新颖时尚、多样化和个性化突出 成因:由党和国家工作重心政治中心到经济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和个性意识增强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传统的四大菜系:川、鲁、粤、淮扬 2.近代以来中国饮食变化: 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三、住:居室建筑的演进 1.中国传统民居:北方 四合院 老北京的四合院 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反映出中国传统建筑内向性和封闭性的特点 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 传统民居 福建土楼 江南水乡民居 2、近代以来中国民居的变化: (1)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地区,西式住房出现 (2)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地区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3)后来,中国的居室建筑融入了西式建筑的特点,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的特征 (4)西式家俱也广受欢迎 上海法租界的老房子 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和开放著称 上海早期洋房 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 完全欧化(花园、别墅) 西式家具陈设 中国近代居室建筑变化的总趋势: 建筑风格和居室陈设的西化明显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1.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西方文化冲击、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因素的影响 2.婚姻婚俗的变迁: (1)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清末民初:删繁就简,新式婚礼 (3)新中国成立后:婚姻自主,恋爱自由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钻穴隙相窥,踰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