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线路基础知识一、本地电话网的概念和服务范围1、 本地电话网是指在同一长途编号区范围内,由若干个端局(或者若干个端局和汇接局)及局间中继线、长市中继线、用户线、用户交换机、电话机等所组成的电话网。一、市话中继线市话端局之间、端局与汇接局之间、汇接局与汇接局之间的中继线路称为中继线。二、用户线路1、 用户线路内容如下图 1-1 所示:从市话交换局的总配线架纵列起,经电缆进线室、管道(或电缆通道)、交换设备、引上电缆、分线设备、引入线或经过楼内暗配线至用户电话机的线路称为用户线路。2、 主干电缆(1) 当采用交接配线时,从总配线架至交接箱的电缆。(2) 当采用直接配线时,从总配线架至配线引上点或某配线区的第一个配线点的电缆。3、 配线电缆从交接箱或第一个配线点至分线设备的电缆称为配线电缆。4、 用户引入线从分线设备至用户电话机的连线称为用户引入线当前引入线采用铜心实线电缆为主要传输手段。电缆型式以全塑全色谱电缆为主。用户室外引入线,现多为钢心塑料绝缘平行线(或称塑料皮线),并已开始采用多股双绞线及五类线。1、全塑电缆的结构:全塑电缆的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外护层、屏蔽层、绝缘层和导线。1、全塑电缆常用型号及表示方法:1、绝缘的类型及代表符号: H ——表示市内通信电缆HP——表示配线电缆HJ——表示局用电缆Y ——表示实心聚烯烃绝缘YP——表示泡沫/实心皮聚烯烃绝缘YF——表示泡沫聚烯烃绝缘2、 金属屏蔽带的类型与代表符号: A——表示涂塑铝带3、派生系列符号及表示意义: T ——表示石油膏填充电缆53 ——表示外加一层钢带铠装层G——表示高频隔离屏蔽电缆553——表示外加二层钢带铠装层专用于 PCM 系统C——表示自承式电缆V——表示聚氯乙烯护套例如:HYA——铜芯实心聚烯烃绝缘涂塑铝带粘接屏蔽聚乙烯护套市内通信电缆。 HYPAC——铜芯泡沫/实心皮聚烯烃绝缘涂塑铝带粘接屏蔽聚乙烯护套自承式市内通信电缆。HYFAT——铜芯泡沫聚烯烃绝缘石油膏填充涂塑铝带粘接屏蔽聚乙烯护套市内通信电缆YPAT23——铜芯泡沫/实心皮聚烯烃绝缘石油膏填充涂塑铝带粘接屏蔽聚乙烯护套双层防腐钢带绕包铠装聚乙烯外被层市内通信电缆。HPVV ——铜芯实心聚乙烯绝缘铝箔层聚氯乙烯护套市内通信电缆(局用配电缆)。HYAG——铜芯实心皮聚烯烃绝缘高频隔离涂塑铝带粘接屏蔽聚乙烯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色谱、色谱扎带、缆芯单位结构:色谱:全塑电缆的色谱分为 A 线与 B 线,以白、红、黑、黄、紫为 A 线,以蓝、桔、绿、棕、灰为 B 线,共 25 对组成一个基本单位的芯线色谱。1、基本单位扎带色谱:扎带由蓝、桔、绿、棕、灰、白、红、黑、黄、紫共十种颜色组成24 种以 600 对一个循环,以 X*600 对作循环类推。1、市话电缆线路由:自电话局测量室的总配线架起,布设至用户电话机为止,全程包括有:局内测量室的总配线架——成端电缆(电缆室遂道电缆)——管道电缆——引上电缆(出土电缆)——架空电缆——分线设备(交接设备)——引入设备——用户电话机。1、室外引入线的装设方法与要求:(1)禁止在已有综合布线或户线的情况下私拉乱接;(2)对老户线用户进行 ADSL 宽带装移机或修障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将室外引入线抽换为铜芯双绞线或五类线。(3)同路由 100 米以上下户线不超过 6 对,过路下户线不超过 4 对,如超过应更换为小对数线缆接入。(4)下户线在城区最长不超过 100 米,农村、乡镇不超 200 米。(5)对于达到大修改造年限(5-10 年)的用户下线(含小区户线),则根据用户类别进行有重点的整治;(6)分线设备下线连同线缆每隔 50cm 缠扎两道,然后绑扎在杆上,且皮线进分线盒的余长、弧度应与进分线设备的线缆一致;(7)皮线应绑扎在下线方的隔电子上,并按规定绑扎,皮线拖梢设置圆滑且应余长15cm。(8)皮线在杆档之间不得有接头,同时在每一个支撑点必须按规定用线绑扎牢固。(9)下户线超过 40 米以上跨越距离时,应在中间设置支撑点。(10)下户线和电力线、广播线等”三线交越”时,其净距不得少于 40cm,并在交叉敷设时对用户线外加保护管,其套管长度应超过交越线两侧 20cm。(11)下户线和电力线平行敷设时,最小水平净距不小于 150cm。达不到隔距要求时,可采取下户线和电力线同时敷设保护管的方式进行防护。(12)皮线、线缆布放应远离变压器和赤裸的电线,严禁将我方线路固定在供电线担、瓷瓶;严禁在高压线、赤裸的电线附近采用副线攀拉的方式转弯布放皮线、线缆,以避免发生副线断裂导致皮线、线缆反弹向高压线造成强电入侵。(13)皮线、胶缆在各固定器件上要绑扎牢固、美观,不得和其它线路发生碰、搭,绑扎时应考虑大风、气温变化对双方线路垂度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路由、高度、垂度布放。皮线、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