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纤光栅振动测试及传感网络技术规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光纤光栅振动测试及传感网络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technologies of vibration measurement
and sensing network based on fiber grating sensors
(征求意见稿)
前言
本规程是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4年第一批工程建设协
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4]127号)的要求而制订,在编制
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广
泛征求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光纤光栅传感器因其动态测试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而备受科研界和工程界
的关注,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在点式以及点分布光纤传感技术基础上发展的长标距以
及区域分布光纤传感技术具有充分反映结构微宏观特性,结构损伤区域全覆盖能力,
从而适用于结构状态参数、损伤及荷载全面识别。同时,基于结构区域分布应变的
长标距(宏观)应变模态分析既能精确捕捉结构早期局部损伤,又能精确反映结构
整体特性,突破了加速度模态分析体系很难反映结构局部特性的瓶颈。这些技术在
土木工程的振动测试中已取得大量应用,然而至今仍缺乏一个光纤光栅振动测试及
相应的传感网络技术的规程,希望通过本规程的制订,规范用于振动测试的光纤光
栅传感器、解调仪、结构状态参数与损伤识别及相应的传感网络。规程的主要特点
在于: (一)针对点式、长标距和区域分布的新型光纤传感技术;(二)系统性强,
涵盖传感器、解调仪、动力方法、传感网络。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性能检测和技术要求、光纤光栅应变分析仪技术要求、光纤光栅振动测试的施工、
验收和维护、基于光纤光栅振动测试数据的结构状态参数计算及损伤识别、传感器
网络采集、传输和控制、传感器网络组网和系统构建。
根据原国家计委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
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现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施
工等使用单位及工程技术人员采用。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归口管理,由东南大学(南京市四牌楼2号逸
夫建筑馆711,邮政编码:210096 )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
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邮寄解释单位,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东南大学
本规程参编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江苏交通科学研究院、北京
特希达科技有限公司、智信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江苏绿材谷新
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编:吴智深
副主编:李惠、徐赵东
主要起草人员(按姓氏笔画排序):万春风、方达、孙安、李惠、吴智深、
张宇峰、张建、杨才千、杨书仁、周智、洪万、徐赵东、唐永圣、
黄璜、谢朝晖
目 次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3.1 基本要求
3.2 适用范围
4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性能检测和技术要求
4.1 一般规定
4.2 点式传感器
4.3 长标距传感器
4.4 区域分布式传感技术
4.5 标志、包装、运输与存放
5 光纤光栅应变分析仪技术要求
5.1 一般规定
5.2 技术要求
5.3 使用和维护
6 光纤光栅振动测试的施工、验收和维护
6.1 一般规定
6.2 进场验收
6.3 施工安装要求
6.4 施工检验和质量验收
6.5 使用和维护
7 基于光纤光栅振动测试数据的结构状态参数计算及损伤识别
7.1 一般规定
7.2 自振频率
7.3 阻尼
7.4 振型(应变型、位移型)
7.5 挠度和变形
7.6 倾角
7.7 损伤(裂缝等)
8 传感器网络采集、传输和控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