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符号学理据考; 符号学矩阵是法国符号学家格雷马斯为表达最基本的表义结构而设计的,其形式如下;有概括意味的基本价值判断:好(我、在场、幸福)vs坏(非我、缺席、痛苦);法国封建社会的性关系:
提倡 禁止
(结婚) (乱伦)
?
非禁止 非提倡
(婚外) (婚前)
; 提倡 禁止
(婚姻性关系) (异常性关系)
?
非禁止 非提倡
(正常性关系) (非婚性关系)
?
?
;与金钱发生关联的性关系矩阵(A.J. Greimas,1970,p.144);所以格雷马斯引入了中性轴
男 女
?
?
? 非男非女
; 提倡 禁止
(生一子) (生多子)
非禁止 非提倡
(双胞胎) (不生子);二分与三分; ——“宇宙万物本质是二分还是三分,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二分还是三分?”这一错误提法
——当二分不足以解决问题时,三分—3要素+3关系,和四分—4元素+6关系,甚至中国春秋时期设计出的五行模式—5元素+10关系...
——三分的普遍:老子数数,到三为止;世界个大文化体系中基本的三分模型(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中国的天、地、人三才,周易八卦中的两个符号三个位置)
——成熟的文化最终走向三分
;第三项的复杂性;可能成为第三项的多样性; 三分模型与其说是自然的还不如说是文化的,是人脑在认识过程中与自然互动的结果,是复杂与简单的妥协。第三元(亦即矩阵中次对立所包含的内容)往往是对二元对立的补充:人脑中先有了对立的二元,为了需要再引入第三元,如果我们不经思索地将这第三元看作前二元的同类项,我们就很可能会上当。第三元的身份变化多端,它可以是:?
——与前两项性质雷同的第三项(三原色)
——二对立项的中间项、过渡项、综合项(黑、白—灰)
——二对立项之外的剩余物(男、女——不男不女)
——二对立项的衍生物(夫、妻——子女)
—二对立项之间的关系、媒介、组织者或组合者(主动宾)
——二对立项之一再次二分的结???。
;相信?怀疑?否定
否定?认可?赞同; S1 ?-S1?S2?-S2?S1 ..;古尔泰斯分析过的段子(Joseph Courtés,1991,pp.153-157);S1?-S1?S2?-S2 ? S1
耶稣的家乡(/生/ 之地)= 拿撒勒(加利利的一座城)
起点 终点
;其他学科的理论渊源; 用S1代替x,用S2代替-x,符号学家古尔泰斯对上述两个矩阵的关系做了以下的表述(Joseph Courtés,1991,pp.139)
1 :非a非b)代表S1 S2 )
a : S1 .-S2
b : -S1 .S2
ab : -S1 .-S2
换言之,每个关系包括两个义项,每个义项有正负两种变化;1是标准关系,a对关系中的S2进行否定,b对关系中的S1进行否定。
;自替换后,可得出:;真伪判断矩阵;尔泰斯分析过的一个童话(Joseph Courtés,1991,pp.114-116);由故事得出的矩阵与关系:;...一年后,正值王家筹办婚礼之时,英雄回来了。他混进王宫,并引起了人们对于龙头的兴趣。这时国王才想起仔细查看一直被扔在角落里的龙头。结果他大吃一惊:龙头都没有舌头。于是英雄从口袋里掏出舌头,真相大白于天下,英雄美女终成眷属。;在揭示文本价值观和伦理观方面,另一矩阵的用法:毛主席给出矩阵;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观;分析灰姑娘, 古尔泰斯的两对对立:从而做出的矩阵,后者是前者的颠倒:;情态关系矩阵; 严格意义上,克莱因群中只有对立关系没有矛盾关系:
——格雷马斯无法解释在矩阵中:
“不欲不做”几乎是“欲做”
“欲不做”也几乎与“不欲做”等意。
;结语: 符号学的矩阵试用数学的模型揭示叙述文本的根本对立或潜在结构,这种方法也被多次引用于东方文学文本上或绘画分析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