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事必躬亲造成恶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事必躬亲”的恶性循环:模棱两可、无权拍板的下属+不得不继续身先士卒的领导 “事必躬亲”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截然相反,这种企业领导者往往只相信自己,事事插手。不可否认,很多企业领导的能力和眼界远远胜过下属,而下属责任感的缺失也是一个普遍问题。但是,一个人的精力又有多少呢?诸葛亮事必躬亲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谁又能比诸葛亮高明多少呢? 琐事的缠身导致企业最重要的问题不能够被聚焦。而且,由于事必躬亲,新人难以成长,能人在得不到发挥的情况下不愿留下。结果要么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要么是干脆无人可用,最后不得不更加事必躬亲——— 这样一个悲剧性的恶性循环就完美产生了。 在一个事必躬亲的领导手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反正不是决策者,没办法拍板,只能给出模棱两可的意见,最后的主意还是要领导拿;而领导者发现手下的意见水平怎么都这样低啊,看来必须自己身先士卒了! LD公司是一家在国际上经营得非常成功的公司,这家公司的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各个核心市场都是数一数二的。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像OF等公司都如临大敌,但最后发现这家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实在不怎么样,也就基本上不放在眼里了。 作为与其合作的猎头,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家公司的领导者事必躬亲的风格的确有些过头了。 这家公司在中国内地的高管都是从香港过来的,他们的整体风格非常香港化。但是,作为消费品公司,在香港的运作模式和在内地的运作模式有很大区别。香港的渠道特点非常清晰和简单,属于典型的城市市场,实际上就是做几个重点客户,不超过5个客户就占了70%以上的销量。但是内地市场不同,渠道非常复杂,区域又大,单店产出和单人产出都无法和香港比较,因此不可避免需要一定的人海战术。如果说事必躬亲的模式在香港还可以勉强奏效,在**几乎就是找死了。 LD的总经理海伦是一个做事非常细致的人,她需要知道所有事情的细节。 每招聘一个职员级别的员工都必须要海伦来过目,临时工的编制增加都需要海伦来批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海伦几乎晕头转向,但下面的效率非常低。而且,管理层、尤其是内地的管理层非常不爽。 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我们曾经给LD找一个重点客户经理,这个职位在组织架构中属于中层经理,向大区经理汇报,隔级向销售总监汇报。这个职位我们前后接触了不下50个人,最后推荐了5个人。但面试开始以后,才发现这几乎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进程!招聘经理要面试,人力资源总监也要面试;大区经理要面试,销售总监也要面试,最后海伦还要面试。 特别有趣的是,大家似乎都不表态,也不筛选,可能他们早习惯了不做决定。 有3个候选人由于无法忍受如此漫长的面试征程,决定退出,最后有两个候选人终于见到了海伦。据说,海伦的面试比所有人的都仔细,她的面试通常可以持续两个小时,但由于海伦特别繁忙,等待一个面试往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所以经常要协调完候选人的时间又协调她的时间,等一个面试就可以将大家的热情都耗尽。 实际上,正常的面试流程完全不需要这么繁琐,人力资源部门只要有一个人参与面试,然后给出人选;大区经理作为直接上司面试后推荐给自己的上司销售总监,总共面试只要三个人就行。但是,由于海伦做事无比仔细,人力资源总监不敢不参与面试,销售总监又做不了决定,结果人为造成了过五关的漫长征途。而且,由于大家都觉得自己不是决策者,所以给出的意见都模棱两可,最后的决定还是要海伦做。这样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海伦发现别人的意见水平都挺低,自己必须身先士卒,导致她在事务上的问题里根本脱不开身。 经过整整6个月的折腾,这个职位终于定下了人选。 作为旁观者我清楚,这个职位前后空缺了接近4个月,往最少里说LD公司要损失超过五百万的生意额,他们的毛利率大约50%,他们等于扔了大约两百五十万的毛利并影响了不少于一百万的纯利!不知道LD算过这个账没有。 获胜的候选人杰夫上班了大约一年后,决定辞职。询问杰夫原因,杰夫是这么说的:他最不能接受LD的是效率问题———连加一个促销员都需要向大区经理申请,大区经理再向总监申请。由于海伦抓问题都很细,手伸得也长,销售总监更没有什么策略可以定,只能管理这些更琐碎的事情,但是这样基层经理就一点权力也没有。很多好的想法提出来也白提,久了谁也不提了。杰夫最后说:这里只能当作一个中转站,干一天算一天,只要有海伦在,只要她这种用人方式不变,整个氛围就变不了。这种氛围下,每个人都很累,都在假装干活,但实际上惊人的浪费每天都在发生。 【点评】 不能放权 管理者反而更容易对局面失控 A 一定要抓大放小。管理无小事——— 这话基本上是哗众取宠。不同类型的事情、不同级别的事情对公司的重要程度是完全不同的。一部汽车的收音机坏了你可以继续开,而发动机坏了则不能开了,而刹车坏了则要出人命。所以,领导必须先抓大事。 B 要容忍别人的小错误,甚至视而不见。人肯定是有素质上的差距的。

文档评论(0)

xeve2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