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建筑工程测量》小地区控制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CAI课件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水利电力工程系 罗 宇 2009年3月 内容提要: 第6章:小地区控制测量 §6.1 控制测量概述 §6.2 导 线 测 量 第6章:小区域控制测量§6.1 控制测量概述 在绪论中已经指出,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先建立控制网,然后根据控制网进行碎部测量和测设。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x,y)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高程(H)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 6.1.1 平面控制测量与高程控制测量 一、控制测量 1、目的与作用 ?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控制误差的积累。 ?作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 2、有关名词 ?小地区(小区域):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水平角和水平距离影响的范围。 ?控制点:具有精确可靠平面坐标或高程的测量基准点。 ?控制网:由控制点分布和测量方法决定所组成的图形。 ?控制测量: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3、控制测量分类 ?按内容分: 平面控制测量: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X、Y。 高程控制测量:测定各高程控制点的高程H。 ?按精度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 ?按方法分:天文测量、常规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卫星定位测量 ?按区域分:国家控制测量、城市控制测量、小区域工程控制测量 二、国家控制网 平面:国家平面控制网由一、二、三、四等三角网组成。 高程: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由一、二、三、四等水准网组成。 国家控制网的特点:高级点逐级控制低级点。 图形1:国家一、二等平面控制网布置形式 三、小区域(15km2以内)控制测量 小区域平面控制: 国家城市控制点——首级控制——图根控制。 小区域高程控制: 国家或城市水准点——三、四等水准——图根点高程。 §6.2 导 线 测量 6.2.1 导线的布设形式与等级 一、定义及分类 1.导线的定义: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导线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 2.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带状地区 (如:公路、铁路和水利) 、隐蔽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等控制点的测量。 二、导线布设形式 1.附合导线: 多用于带状地区及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 2.闭合导线: 多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 3.支导线: 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3个,仅作补点使用。 还有导线网,其多用于测区情况较复杂地区。 图形:导线的布设形式 6.2.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测水平角——转折角(左角、右角)、连接角 3、量水平边长 4、连接测量(定向) 6.2.3 导线的内业计算——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一)几个基本公式 1、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例题:方位角的推算 2、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1)坐标正算公式 由A、B两点边长DAB和坐标方位角αAB,计算坐标增量。见图有: (2)坐标反算公式 由A、B两点坐标来计算αAB、DAB (2)计算: (3)根据ΔXAB、ΔYAB的正负号判断αAB所在的象限。 图表: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三)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3)若在限差内,则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数: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 例题: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例题: 讲题:三四等水准测量及三角高程测量 内容提要: §6.5 高程控制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6.5 高程控制测量 6.5.1 三、四等水准测量(leveling surveying) (一)适用:平坦地区的高程控制测量。 (二)精度技术要求: 三、四、五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三)作业方法 1、每站观测程序(见图) (1)顺序:“后前前后(黑黑红红)”;一般一对尺子交替使用。 (2)读数:黑面“三丝法”(上、下、中丝)读数,红面仅读中丝。 2、计算与记录格式(见表) (1)视距=100×|上丝-下丝| (2)前后视距差di =后视距-前视距 di要求: Ⅲ等≤±3m, Ⅳ等≤±5m (3)视距差累积值∑di=前站的视距差累积值∑di-1 +本站的前后视距差di ∑di要求: Ⅲ等≤±6m, Ⅳ等≤±10m (4)黑红面读数差=黑面中丝+K-红面中丝。(K= 4787mm或4687mm) 要求: Ⅲ等≤±2mm, Ⅳ等≤±3mm (5)黑面高差h黑=黑面后视中丝-黑面前视中丝 (6)红面高差h红=红面后视中丝-红面前视中丝 (7)黑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件一、《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一、二、三、六、七、八章齐宏.ppt
-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基础_6.ppt
- 第六章 利用表格设计和制作网页.ppt
-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试题及答案.doc
- 实验6,1202,14,39,02.doc
- Unit 6 Accidents lesson 47课件(冀教版九上).ppt
- 病例分析题题目.doc
- 冀教版初三上册_Unit6_Accidents!_Lesson_47_Never_catch_a_dinosaur_课件.ppt
- 47讲 6章3.ppt
- 历史: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课件(北师版八下)(共47张PPT).ppt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