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文献写得不乏味教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怎样把文献综述写得不乏味?中国公路学报 刚开始读博士的时候,文献综述常常面临很大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很容易犯的错误。 01 大面积抄袭 刚开始课题的时候,读了很多国内的学位论文,确实是非常有帮助的。然而,常常觉得人家的文献综述写得实在太好了,以至于自己忍不住想借鉴。有时候想用自己的话去表达,却发现写出来却不像原文那般精彩。 02 文献的堆叠 后来自己也读了一些英文文献,做文献综述时就每一篇文献摘一段话,常常就是文章摘要的简单翻译。若干篇文献凑在一起,一个文献综述的篇幅也够了,不过,大多数段落是以人名开头的。各个段落无逻辑地堆叠在一起,读起来非常生硬。 回顾起来,自己对文献综述的学习也是伴随着整个博士生涯的,总结起来,文献综述确实是有一些技巧的。我个人的总结便是“起始有引导,正文有分类,举例有目的,最后有总结”。 01 起始有引导 在写一个综述的时候,在前面要有一些引导语,相信这是很多同学都可以做到的。不过,引导语中最好要包含一个对下文具体内容的概括,比如概括研究者研究了哪些内容,使用了哪些方法等。 02 正文有分类 避免文献堆叠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分类,添加子标题当然是最重要的分类手段,在添加了子标题后,每一段文字的量便不会太大了。同时,在每个子标题的行文里,也需要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可能是不同的研究内容,不同的影响因素,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结论,不同的观点流派。分类需要用一些过渡语句来保证连贯性,最常用的过渡关系是并列和转折,有了带有逻辑关系的过渡语句,读起来就清晰多了。 03 举例有目的 很多时候,我喜欢把文献当作举例来使用。比如要说明一个问题,先说论点,而后把文献当作论据来使用。显而易见,任何举例都是有目的的,这是保证逻辑的捷径。至于举例的详细程度,举一个例子还是多个例子,视情况而定。 04 最后有总结 一个文献综述结束处应该有深入的总结,每一个子标题结束前都应该有总结,这也是保证文献综述不乏味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别人没有时间读具体的内容时,仅通过最后一段的总结就可以了解这一部分的梗概。这种总结无非是对前面的一个概括,得到了哪些共性的结论,有哪些争议的结论。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论述有哪些研究重点和难点,还存在着哪些不足等。 文献综述几点值得注意的地方 01 多引用英文文献 在撰写SCI期刊论文时,由于读者可能无法查阅或无法阅读中文文献,因此,应该尽量避免引用中文文献。在撰写中文的期刊论文或者学位论文时,也应该尽量引用英文文献。我一直觉得在引用中文文献时,很容易陷入抄袭的误区,总觉得用自己话重述不如原作者写得那么到位;同时,现在国内主流的研究成果也都会争取发表到英文期刊中,语言的障碍正在逐渐消除。 02 正确对待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指的是所读的文献中的文献综述部分使用的文献,追溯二次文献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不过,一定要避免抄袭一次文献中对二次文献的描述,这种描述最多只能给自己提供一个借鉴,要真正引用二次文献,还需要自己去查找和阅读。甚至,有一些一次文献对二次文献的描述并不是完全准确的。 03 经典文献与新文献的使用 此处的经典文献指的是最早提出这个学说或概念的文献,这个文献通常历史悠久,而新文献指的是最近几年的文献。在撰写期刊研究论文的文献综述时,是否使用经典文献视情况而定,而新文献是一定需要的,尤其注意使用最近两年的文献。在撰写学位论文或期刊综述论文的文献综述时,经典文献与新文献是要兼顾的,可以先引用经典文献介绍这个学说或概念的起源,后使用新文献介绍最近的研究热点和新的突破。 最后举一个例子,是我的博士论文中的实例,关于热解的动力学特性的一段文献综述。 2015年1月15日版是这样的: 由于可燃固废组分较为复杂,国内外学者往往选择可燃固废中某种特定的组分进行热化学转化特性研究。 郭小汾等(2000)通过热天平研究了可燃固废中典型组分的动力学特性,得到可燃固废中各可燃物的热解反应都服从热解动力学的基本方程规律,对于不同的物质可用1个或多个一级反应来描述过程。 Changetal.(1996)使用TGA进行了未装订打印纸和书写纸的热解反应,反应温度为400-850?K,升温速率为1、2、5?K/min。结果表明两种纸张的热解由两段主要反应组成,可能用双反应模型进行描述,实验结果与提交的化学反应模型相一致。 Sorum et al.(2001)进行了可燃固废中11种典型组分的TGA热解实验,纤维类物质可以用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三个平行热解反应描述,PS、PP、HDPE、LDPE的热解可以用单一反应描述,PVC的热解可以用三个平行反应描述。 Zheng et al.(2009)采用自行设计的热天平进行了可燃固废中六种典型组分的热解实验,实验台的最大升温速率可达864.8?℃/min。结果表明,高升温速率和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