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社会学 (一)帕克 R·E·帕克 (Robert Ezra Park 1864——1944)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主要从事对城市现象和种族关系的研究,首创了参与观察法,是一位经验社会学学派的领袖。 帕克城市社会学的核心思想 城市看成是一个生物来进行研究。用人类生态学最简单的定义就是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学科,是研究人与生物圈相互作用,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人类在其对环境的选择力,分配力和调节力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的科学。 城市社会学 帕克从新闻媒介、商业活动、行政管理三个方面为城市下定义,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 帕克认为城市决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体,也不是各种基础设施的聚合体。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情感所构成的整体。 城市是文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世界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类的城市史。 城市社会学 城市,尤其是现代城市具有以下的特征: (1)它是一个具有相当高的人口密度的人类群体; (2)它运用自身的优势聚集了不同文化、职业、语言背景的居民,这些居民有着一定的匿名性; (3)它作为文化载体和传播体,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等的中心; (4)它聚集了各种社团、企业和机构的社会组织, 人们的活动趋于专业化,居民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较乡村居民高; (5)城市的社会契约基础是法律、法规。 (6)城市生活方式多样化,时间观念强,相互间竞争激烈。 城市社会学 城市化的过程包括相互关联作用的三个方面: 其一,在城市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业结构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 其二,人口向都市地区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 其三,社会生活向都市性状态转变,都市生活方式扩展到其他领域,人际间血缘、亲缘关系削弱业缘关系强化。 (三)城市性状态(Urbanism) 城市性状态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沃思1938年在《作为生活方式的都市性状态》一文中提出来的。概括沃思的城市性状态,它的主要特征为: 社区的本质特征是: ①有一个以地域组织起来的人口; ②这里的人口或多或少扎根于它所占用的土地上; ③这里的人口的各个分子生活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 帕克关于社区本质特征的观点,对社区的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邻里与城市生活组织形式有关的各种联系中,邻居和相近这两种联系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本地利益与本地联系培植了当地的情感。在以居住形式为参政基础的社会制度中,邻里还是政治控制的基础。在城市的社会组织与政治组织中,邻里还是地方最小的单位。 邻里实际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形式。地方的改良社会,其结构是建筑自发的邻里组织基础之上的,其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表达当地人们的情感,以维护他们的利益。 由于现如今信息、经济等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各地区人口类型的差异,人们可以同时生活在不同的社区之中。邻里这种基础关系和形式逐渐淡薄,以一些更高效率的组织与形式所替代。 城市规划的基本轮廓其实是由当地的物质、地理与自然环境的各项优劣条件决定的,包括交通设施。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口的增加,商业,经济支柱等事物开始发挥它的作用。市中心依靠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一个城市中最繁华,地价也是最贵的地区,就出现之前提到的人口流动。贫穷的人开始向地价便宜,生活条件底的城市边缘地带。就形成了所谓的“贫民窟”。因此城市的每个地区实际上都被赋予了当地居民的品格和特点,有着属于该区特有的文化,独特的氛围。 模板来自于 * 模板来自于 * 模板来自于 * 模板来自于 * 模板来自于 * 模板来自于 * 模板来自于 * 模板来自于 * 帕克的城市社会学理论 Robert Ezra Park 1864— 1944) 种族 城市 01 02 03 人口 邻里关系 职业 帕克城市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 竞争 冲突 调节 同化 社会发展过程 帕克等认为,城市是一种生态秩序,支配城市社区的基本过程是竞争和共生。如同生物体一样,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决定着城市的空间结构。 帕克根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将社会发展分为: 地理及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化是城市中心向 四周影响及扩展。 农村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人口中城市特 征的出现。 。 人口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一个过程。 标题 (二)城市化(Urbanization) 人口集中的过程,其中城市(镇)人口占地域人口比率的增加。 社会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2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ppt
- 太和顾问市场薪酬数据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ppt
- 太湖蓝藻水污染事.ppt
- 第12章--夯实水泥土桩法.ppt
- 太平军天国.ppt
- 太平洋汽车网衢州分站携手衢州4S店合作方案.ppt
- 第12章宏观经济政策争论.ppt
- 第12章货币资金审计.ppt
- 第12章基于UML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例-《信息管理与管理信息系统》.ppt
- 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人教版八年级上).ppt
- 中国国家标准 GB 42125.11-2025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1部分:用于处理医用材料的灭菌器和清洗消毒器的特殊要求.pdf
- 《GB 42125.11-2025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1部分:用于处理医用材料的灭菌器和清洗消毒器的特殊要求》.pdf
- 《GB/T 15237-2025术语工作及术语科学 词汇》.pdf
- GB/T 15237-2025术语工作及术语科学 词汇.pdf
- GB/T 22454-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建模构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5237-2025术语工作及术语科学 词汇.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2454-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建模构件.pdf
- 《GB/T 22454-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建模构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8910.64-2025液晶显示器件 第6-4部分:测试方法 带动态背光的液晶显示模块.pdf
- 《GB/T 18910.64-2025液晶显示器件 第6-4部分:测试方法 带动态背光的液晶显示模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