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凝缩层(Condensed section) 凝缩层(缓慢沉积段、密集段)——沉积速率很慢(1~10mm/1000a)、厚度很薄、富含有机质、缺乏陆源物质的半深海和深海沉积物,是在海平面相对上升到最大、海侵最大时期在陆棚、陆坡和盆地平原地区沉积形成的。 凝缩层特点:地层薄、连续 沉积物细、暗色 富含古生物、微量元素、有机质 沉积速率低,持续时间长 (一)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特征 (二)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与层序级别 二、全球海平面变化周期 1.全球海平面变化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的概念 全球海平面(Global sea-level)是指海平面相对于一个固定的基准点(如地心)的位置。它与局部影响因素无关。 (一)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特征 引起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因素: 洋盆体积的变化 全球海洋水体体积的变化 全球重力场等势面的变化 洋盆体积的变化原因 ①海底扩张作用 扩张速度变化10%,产生20米的海平面变化 ②局部地区的构造运动 山地隆起、盆地坳陷、断裂活动和火山喷发等 ③海底沉积作用 大陆的侵蚀作用使陆表物质流向海底,直接置换海水,造成海平面上升。 全球海洋水体体积的变化原因 地球表面水总量计:1.72×1024克,其中大洋水量占80%,沉积物孔隙水占19.2%,河湖水0.1%,冰雪水占0.1% ①大陆冰川的消长 南极冰川全部消融能使海平面上升60-75米。 ②孤立海盆效应 内陆海:地中海、里海等如果与大洋没有沟通即成为孤立海盆。600万年前,地中海干涸导致海平面上升了10米。 ③海水性质的变化 全球重力场等势面的变化 大洋表面是反映重力趋势的水准面。 全球重力场等势面在100×104 a时间内波动变化了50~250米,在最近2×104 a内波动了60米。 相对海平面(Relative sea-level)是指海平面与局部基准面如基底之间的测量值。 相对海平面变化与沉积物堆积无关,不能与水深混淆。 水深是指海水表面与海底之间的距离,是全球海平面、构造沉降和沉积物供给3个变量的函数,即是由相对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供给决定的。 海平面相对变化及其对可容空间的影响(据H.W.Posamentier等,1988) 相对海平面变化决定了是否能够形成可供沉积物充填的可容空间。 一个地区相对海平面的变化是全球海平面变化和当地盆地沉降速率的函数。 可以在不同尺度上发生相对海平面的变化。 短期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因素:波浪、潮汐、风暴巨浪、海啸 略长期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因素:季节性和年度潮汐作用,温度下降、含盐度降低和大气压增高 更长期的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的影响因素:全球海平面变化、海底隆升 在区域范围内,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造山运动、火山活动、沉积物压实和热机制。 2.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特征 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存在周期性。 20世纪70年代Vail等人据海岸上超建立了第一代海平面升降曲线。 Vail等人认为,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具有不对称性,存在着2个一级周期、14个二级周期和数以百计的三级周期。 侏罗系-第三系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据Vail,1977) 80年代,Haq和Vail等人对70年代的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进行了修改,依据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不同阶段沉积样式,结合磁性地层、生物地层的研究成果,分别编制了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和新生代全球海平面变化周期曲线。 将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周期细分为: 巨周期组 巨周期 一级周期(200Ma),由控制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构造运动引起, 界限处于早、晚三叠世。 超周期组 超周期 二级周期(9~10Ma) 周期 三级周期(1~2Ma) 成因与全球冰川引起的海平面变 化有关。 高频周期 四级周期(0.1~0.2Ma) 五级周期(0.01~0.02Ma) (二)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与层序级别 1.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 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指的是一个时间段落,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全球海平面的相对上升和相对下降。 一个典型的海平面相对升降变化周期包括海平面的逐渐相对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