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地球的圈层结构(PPT)剖析
思考探究 :1、人类利用横波和纵波可以勘探海底的油气资源,你能简单的说说原理吗?2、某人在湖里泛舟时如果地震突然发生了,他会有上下颠簸还是左右摇晃的感觉?为什么?3、地震发生时,地面上的人们会先感到上下颠簸还是左右摇晃?为什么? 【概念辩析】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图 * * * 高中地理必修 Ⅰ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位于美国墨西哥湾的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爆炸起火。36小时后,平台沉没,11名工作人员遇难。钻井平台底部油井自24日起漏油不止并引发了大规模原油污染。 你还别说,今年3—4月的冰岛火山爆发害得我去欧洲的旅行都被取消了,真郁闷! 想知道吗? 要不,我带你去看看? 太气人了、地球里面哪来那么多东西呀!地球的内部到底是怎么样了? 好啊! 1、 这两位同学能直接看到地球内部的结构吗,为什么? 2、那可以通过什么办法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呢? 由21个国家合作开展的大洋钻探项目中的一艘研究船、造价5.4亿美元的“地球号”将于2007年之前在日本的西南海岸外进行第一次探测任务。这艘船上重达5.75万吨的钻探设备上安装了一根9500米长的钻杆,预计将会钻入地壳以下6400米深的地方,到达半融化状态的地层。科学家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一些能揭开生命起源之谜的原始生物。在钻入地球深处时,“地球号”会把高密度的人造泥浆注入钻孔中,防止因为钻孔深度过高导致的高压强压塌钻孔壁。 前苏联的科拉SG3超深钻井,深12262米 地球内部的“使者” ——地震波(横波、纵波) 地震波 纵波(P波)primary 速度快, 固、液、气介质 横波(S波) secondary 速度慢,固体介质 1、划分依据——地震波 自主阅读:地震波分哪几类?传播有何特性? 共同点 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活动1:合作探究学习——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1、解说地震波速度的变化特点。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及其名称。 3、各圈层的组成物质及其主要特征。 不连续面:地震波发生突然变化的地方,说明此处物质不连续。 思考:根据地震波的特点及变化,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不连续面 地下深度 波速变化 33千米处(大陆部分 ) 莫霍界面 该面下,P、S波速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界面 2900千米处 在这里,P波速忽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请同学们动手画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并在适当的位置标出两个界面及内部圈层名称 地壳 地幔 地核 概括地壳的结构特征 岩石圈的范围 地球磁场可能产生在哪一层 地球内部三大圈层各自的特征,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地壳 厚度的变化规律 物质组成及分层 2、地幔 内部圈层的划分 物质组成 软流层的位置 3、地核 物质的组成 内部圈层的划分 各层的物质形态 地核 地幔 海洋(6km) 陆地(33km) 平均17km 2900km 33km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壳厚度变化规律: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 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氧 硅 铝 铁 钙 钠 钾 镁 大陆地壳:双层 大洋地壳:单层 莫霍界面 上层: 硅铝层(较轻) 下层:硅镁层(较重) 地幔 地壳 地壳的结构特征;地壳厚度不均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 地核 地幔 1000km 上地幔 下地幔 软流层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 岩石圈 岩浆的发源地 物质组成: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 地壳的范围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 软流层又叫软流圈,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位于上地幔上部,在地下约50千米—250千米至400千米处,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 岩石圈则从软流层以上直到地表,由岩石组成。 三者的关系可表示为:岩石圈=地壳十上地慢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软流层 地核:组成物质可能是高温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外核:呈液体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地壳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内核:呈固态 地核 地幔 地壳 特征 深度(km) 不连续面 圈层名称 外核 内核 上地幔 下地幔 33 2900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化学元素:氧、硅、铝) ②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平均厚17千米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管理人员初复训考核试卷含答案.doc
- 多模态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实践和展望-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开发与应用.pdf
- 电子商务测试题+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docx
- 数独的社交互动:与朋友一起挑战数独.pptx VIP
- 大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16”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警示学习教育.pptx
- 2017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pdf
- 医疗服务公司医疗旅游服务合作协议.docx
-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山西大学《生物化学》内部题库练习期末真题汇编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