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pptVIP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休谟的不可知论: 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在不可知,另一个是关于经验之间因果关系(或普遍必然规律)是否存在不可知。 康德的不可知论: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即所谓“自在之物”,并认为 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之物 是不可认识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在 之物的真实反映。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对生活的影响)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对哲学的影响) 怪洞之谜 一位牧羊人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山洞,当他带着一条猎狗走进去的时候,走不多远,狗就瘫痪在地,四肢抽搐,挣扎了几下就死掉了,而他自己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出后,人们蜂拥而至,经过多次试验,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猫、狗、老鼠等小动物带进洞都会死亡,而牛、马等大动物以及人进去却安然无恙。人们说,这个山洞一定有“鬼”,这只鬼专吃小动物—“鬼洞”越传越悬……。 地质学家对山洞进行了考察,发现了鬼怪山洞之谜: 山洞的地下冒出许多二氧化碳气体,由于其比空气比重大,洞内又不进风,故而都沉积在地面附近,因此,靠近地面较近的小动物吸不到氧就死亡,而人或大动物由于头部较高可以吸到氧气,因而无恙。 课堂练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辨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课堂练习: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课堂练习: 3、下列说法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是被感知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4、”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古希腊哲学家皮浪认为,万事万物是不可知的,必须放弃一切认识和判断,对一切事物都不要关心,得过且过,死也好,活也可,一切听其自然。有一次,皮浪坐船在海上航行,突然遇到大风暴雨,船在风暴中颠簸,随时都可能倾覆,人们惊慌失措,有的痛苦流涕,有的向神灵乞祷,只有皮浪斜倚着船舷若无其事地轻声哼着乐曲。一个老者询问皮浪为什么如此镇定无畏,皮浪含笑指着船舱里一头正在安安静静吃食物的猪说:“你看,它是多么地平静,它何尝有半点恐惧?” 老者不解地说道:“它可是畜生啊!”皮浪仍然微笑着说:“是啊!它是畜生。可是,此时此刻它的表现不是比我们所谓的人还要冷静得多吗?聪明的人起码应该做到像它这样临危不惧,面对风浪毫不动心才对啊!”皮浪的话使老者点头拈须不语,周围的惊呼哭喊声渐渐平息下去。风暴过后,人们涌到皮浪身边,七嘴八舌说着赞扬的话,但皮浪却闭着眼睛充耳不闻,一会儿竟打起鼾来了。 美国新泽西医药和牙科大学的神经学家阿修勒完成了一个DIY式(自己动手完成)的“灵魂出窍”实验。他首先将两面镜子面对面地放在一起,这样镜中的同一影像就可无穷地映照下去,然后让一个人站在两面镜子当中,稍微将头倾斜,使得他在镜中看不到自己的眼睛。这个时候,用手敲打他的下巴,你会觉得镜中是另一个陌生人的下巴被敲打了。阿修勒解释说,这种感觉的产生是因为大脑认不出镜中的人脸是自己的。   研究表明,大脑正确地接收感官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在听力、视力、嗅觉、触觉、味觉和平衡的官能当中,如果一种感官向大脑“汇报”的感觉与另一种感官“汇报”的不一样,大脑就会无所适从,就有可能造成类似“灵魂出窍”的感觉。 ——“在我看来,凡是认识的清楚的,明白的东西,就存在.因为既然认识的清楚.明白,就真实了.而真实,即为存在”. 西方理性哲学开创人: 笛卡儿 我思故我在 荀子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王守仁 (1472-1529) 原名云,更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学者称阳明先生。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心明便是天理 慧能大师 六祖惠能大师来到广州法性寺时,因风吹帆动,见着两位僧人在一旁争论,一说是风动,一说是帆动,惠能大师于是走上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这便是著名的风动帆动公案。 科学家揭开“似曾相识”、灵魂出窍之谜 都是大脑出错后玩的“鬼把戏”。科学家对“似曾相识”等几种大脑错觉进行了研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麻省理工学院的生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